《月亮宝石》:一部难得的反帝之作.docVIP

《月亮宝石》:一部难得的反帝之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亮宝石》:一部难得的反帝之作   [摘要]《月亮宝石》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该小说通过宝石四次失窃,揭露了英帝国主义掠夺的本性,给予了印度人同情,颠覆了传统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里“英国人都是好的,印度人都是邪恶的”这样的一个文学模式,体现了柯林斯的反帝思想。同当时其他一些大肆宣扬英殖民主义的小说相比,《月亮宝石》中的反帝思想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一部难得的反帝之作。   [关键词]月亮宝石;掠夺;文明;野蛮;反帝      英国著名作家威尔基?柯林斯的《月亮宝石》被大诗人和批评家T.S.艾略特赞为“最早的、最长的和最好的当代英国侦探小说”。安德鲁?泰勒评论道:“为什么柯林斯的小说在今天还这么琅琅上口呢?我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深谙抓住读者和吸引读者的基本技巧。”确实,直到今天,该小说仍被认为是英国最优秀的侦探小说之一。   《月亮宝石》是在1868年发表的,连载于狄更斯主编的杂志《一年到头》。该小说讲述的是1848-1850年间发生在英国的事情。有一位名叫蕾切尔?范琳达的年轻女子在她18岁生日那天得到了一枚名为“月亮宝石”的印度钻石。这枚钻石是由她的舅舅亨卡什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亨卡什曾在印度服役过。在1799年英军攻击沙林加巴坦时,亨卡什从三位婆罗门守卫那里抢来宝石并杀害了他们。就在蕾切尔得到宝石的那晚,宝石被她爱着的表兄弗兰克林所偷,弗兰克林是在鸦片的作用下无意识地做的,对此事毫不知情。也就在那晚,蕾切尔的另一位表兄高孚利从弗兰克林那儿偷走了宝石。一年后,三位一直跟踪宝石从印度到英国的婆罗门(他们是最开始守卫月亮宝石的人的后代),从高孚利那儿偷走了宝石并杀死了他,小说最后以莫士威特先生,一个关于印度的英国权威人士目睹宝石重返印度圣坛,印度人举行庆祝仪式而结束。   在《月亮宝石》里,柯林斯的反帝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物的刻画方面,其中人物的刻画主要是对殖民地人物的刻画如三个印度人、对英国本土的边缘人士的刻画如詹宁士和罗珊娜等,披露了殖民地人民以及本国的弱势群体对英帝国的反抗。   《月亮宝石》里对人物的描写可以反映出柯林斯的反帝思想。在小说里,英国社会的主要代表人物没有得到正面的刻画。如高孚利被刻画成一个虚伪的恶棍;亨卡什被公认为是“最坏的流氓中的一个”。相比之下,柯林斯倒是对殖民地人物如三个婆罗门和处在英国社会的边缘人物如詹宁士、罗珊娜等进行了正面描写,使得读者对这些人物产生了同情和好感。   在柯林斯那个时代,能够把三个印度人描写成正义的形象是非常难得的。尽管书中的几个人物如贝特里奇和他的女儿以及弗兰克林对印度人持有偏见,但这种偏见被――击败。如贝特里奇仅凭看了三个印度人一眼就怀疑他们想偷东西,而他还称“如果因为别人肤色碰巧比我深就怀疑别人的话,我是最后一个”。而实际上几次偷宝石都是英国人干的。他的女儿潘尼洛浦因为看到被“这三个人用来作透视用途的小男孩长得好看就怀疑他被这三个印度人虐待”。这是因为英国人只习惯其他种族的人被英国白人所利用,替他们做事,而不习惯英国人被别的族裔的人所利用。就像英国人习惯《鲁滨逊漂流记》里面的土著人“星期五”被鲁滨逊用作仆人一样。而事实上这三个印度人并没有虐待英国男弦。就拿贝特里奇所看到的为例:   于是那个印度人说:“把手伸出来!”那男孩往后躲着并摇头,说他不喜欢这。于是那印度人就问他(完全没有恶意地)是否愿意被送回伦敦他被发现的地方,继续在市场的一个空篮子里睡觉,做一个饥饿的、衣服破旧的、被遗弃的男孩。于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这段我们可以推测出“这几个印度人对待这男孩比英国人要好。是英国人让男孩睡在市场的篮子里,而这些表面野蛮的婆罗门让他这个‘饥饿的、衣服破旧的、被遗弃的’孩子离开伦敦的野外。通过对英国人和印度人关系的描述,柯林斯揭露了英国统治阶层的野蛮,而不是印度人的野蛮”。   柯林斯把这三个婆罗门描写成道德更高尚的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同克莱克小姐以及高孚利的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莫士威特认为这些印度人“对杀人的态度就像你对烟斗里的烟灰一样”,但当贝特里奇评论印度人为“杀人的窃贼”时,他毫不客气地反驳:“他们是了不起的人。”实际上在《月亮宝石》里,印度人除了杀死高孚利外,没有杀死别的人。柯林斯不但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赋予印度人传统的野蛮形象,而且在最后还把胜利给予这些印度人,无疑说明这部小说含有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思想。   书里面最特别的一个人物是詹宁士,詹宁士的身份在书中是个未解开的谜。根据别人的描述和他自己的话语,我们可以猜出他是一个混血儿,是英国绅士同殖民地女子结合的产物,至于是哪个殖民地,却无从得知。弗兰克林第一眼看到他,就认为詹宁士是“他见过的最奇特的人”,说他是“英国血统里又夹有其他种族的一个混合体。”詹宁士自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