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与纯正的文学趣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感与纯正的文学趣味   高君是一位非常值得关注的小说家。虽然他的创作历程不是很长,作品不是很多,质量有时也显得参差不齐,但是,他有一种非常纯正的文学趣味――良好的道德感,饱含艺术质感的生活场景,以及对人物之间微妙关系的控制,都使他的作品在不急不缓的叙述之中,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我之所以特别注意高君所具有的这种“纯正的文学趣味”,是因为在当下的中国文坛里,太多的青年作家越来越忽视它、甚至嘲弄它,认为“剑走偏锋”才是创作的法宝,出奇制胜才是展示自我艺术潜能的途径。在这种逻辑思维的支撑下,我们常常看到,良好的道德感一直被排挤在叙事之外,善与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很多叙事甚至呈现出某种“崇恶”的倾向。不少小说家都很聪明,善于操弄一个精巧的故事,发掘那些晦暗的人性,将生活弄得风生水起,将人性搞得不寒而栗,读完之后,常常让人心生寒意。    所谓纯正的文学趣味,首先需要一种良好的道德感。道德感并不是单纯的道德立场,而是文学必须具有的精神格调。在文学创作中,将道德视为一个审度的要素,似乎带有某种保守主义的滑稽,但是,文学毕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反映的是人和人的生活,以及人类生命存在的各种可能性状态,它不可能彻底摆脱道德律令的潜在拷问。更重要的是,道德感并不仅仅是人物走向精神深处的一种价值判断,还是创作主体的情怀和胸襟的一种折射。我们常说,小说要凸现一种人性的深度,但人性的深度并不是等于人性恶的深度,也并不是等于人性的异化、畸变乃至神化的深度。最近两年,我曾读到的一些作品,像迟子建的《起舞》、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等,之所以备受读者们的追捧,其实都是因为它们的艺术肌理之中渗透了一种良好的道德感,一种非常纯正的文学趣味。它们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温暖与疼痛的敏锐体察。温暖,不是一种廉价的道义标签,而是发自人性深处的自然吁求。它来自人物内心的深处,是我们魂牵梦绕的一种诗性向往。而疼痛也是如此。它不是简单的遭遇和不幸,而是附着在精神上的痛感,是一种让读者可以在感官上体验到的痛。可能它看起来很不经意,甚至了无痕迹,但它袭击的方式就像玻璃划过皮肤一样。   高君的创作就一直恪守着这种良好的道德感。我最早接触高君的小说是在2004年。那是我在编小说年选时,曾将他的一个短篇《如花的裙子》放在手头掂量了很久,直到最后才放弃了它。我至今还记得,他在处理那位老板娘与新疆厨师之间的性爱关系时,过于夸张了点,而且这个情节本身对小说并没有什么作用。出于对短篇小说自律性的考虑,我以为,作者有媚俗之嫌。但这篇小说还是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少女鲍如花对一条“火烧云一样”红色套裙的向往,以及她为此而身体力行的努力,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记忆。一个14岁的乡村少女,带着单纯而又质朴的美好追求,试图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那份小小的希望,看起来很简单,却充满了执著与柔韧的诗性品质。而她和马兵之间的关系,更是突显了人物内心的道德冲撞和隐秘的痛感。在整个叙事中,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道德立场介入其中,但是,人物在有意无意之间的情感伸展,却处处闪烁着美好的伦理情怀。   后来,我又读到了高君的另一个短篇《流逝》。这篇小说有点让我爱不释手,并被选入了我编选的年选之中。它将乡村里的父子关系演绎得极为细腻,使我们看到,在一种世俗的伦理中,父亲对儿子的爱与希望,自始至终都包藏在某种难以言说的痛楚和无奈中。家境的贫困,儿子考试的失败,青春期的叛逆,以及自己对儿子的期望,都构成了父亲内心的巨大隐痛,也使父子之间危机四伏。但是,这种引而不发的危机,最后却以父亲感伤的泪水化解而去,这也使儿子最终读懂了父亲内心里那份沉重的爱,以及柔软的灵魂。可以说,这篇小说并没有什么道德化的说教,但是充满了一种庄严的道德感,尤其是父亲内心深处所透晰出来的无私之爱,更是让人震动。   也正是这两篇小说,引起了我对高君创作的关注,并陆陆续续地读到了他的一些作品,像《荡漾的背景》《伊人》《春天的迪斯科》《百花深处》《取暖期》等等。从这些作品中,我进一步确认了高君内心里那种纯正的文学趣味和价值取向――他同样具有叙述人性恶的能力,但是他不迷恋那种单纯的恶;他能够从容地盘旋在人物之间的隐秘冲突之中,但在充满痛感的叙述话语里,仍然渗透了一种宽厚和悲悯的情怀。譬如,在《荡漾的背景》里,无论是于美人还是安冬,她们的内心都有一个隐秘的“结”。这个“结”虽然有违于日常伦理中的道德,却遵从于自然生命中的永恒之爱,它穿越时空,不计得失,甚至大于生命本身。可以说,这两个女人都是用生命作为赌注,去赢回那份属于自己的爱。《伊人》里的李潘,从一个单纯、善良而又热情的女孩,一步步被世俗的欲望利益所侵蚀,以至于不得不逃避道德的追问而远走他乡。她为欲望而奔波,却最终还是因耻辱而退避。   在《伟大的传统》里,英国学者利维斯曾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