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金山西寺观壁画中沥粉贴金工艺的兴起.pdfVIP

略论宋金山西寺观壁画中沥粉贴金工艺的兴起.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nthe OfEmbOSsedand Craftin BOOming PaintingGiIding MuraIsOf andJin inShanxi Temple Song Dynasties 略论宋金山西寺观壁画中沥粉贴金工艺的兴起 文/张亚洁张康宁 ZhangYa_jie ZhangKang—ning 摘要:沥粉贴金是我国古代壁画一门特有的、装饰效果显著的制作工艺。最早出现在唐代,兴起成熟于宋金时期,在现存宋代高 平开化寺和金代繁峙岩山寺两处壁画中应用广泛。本文对沥粉贴金工艺的概念、演进过程进行简要阐述,并以宋金两处壁画中的 沥粉贴金工艺为例,对其技法特点和艺术特色作一分析比较。 关键词:寺观壁画:沥粉贴金:工艺 中图分类号:J21l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25(2012)06一0019一03 沥粉贴金是一门古老的制作工艺,并以其独特的 色泽。因而在古代壁画中,既被当做一种色彩类别, 视觉效果,在传统壁画、彩画、雕像以及建筑装饰中 又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大量运用在沥粉线条、平面图 广泛应用。沥粉贴金工艺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壁画绘制 案及浮雕上。由于金箔极薄,略微透明,所以有时在 技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国传统壁画原创技法之 贴金部位先衬上黄色和红色,从而形成更加光彩绚丽 一。 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描金、堆金等工艺的表 现手法也在古代壁画中应用。 一、何谓沥粉贴金 沥粉贴金工艺是沥粉和贴金两道相对独立的工序 二、传统沥粉贴金工艺的演进 合起来的整个过程。其中沥粉主要是用石质的细粉加 沥粉贴金工艺作为我国一门传统制作工艺,具有 入胶等成分,混合成具有一定粘性的膏状物,具体配 悠久的历史。从出土的西汉马王堆彩绘木棺上,就发 方自古至今多样。之后再通过专门的工具(多为尖端 现有类似沥粉纹样的凸起线条,具有浅浮雕的视觉效 有孔的管子),沿着起好的画稿,描出圆形立体的线 果,可以说是沥粉贴金工艺的一个雏形。 条,粘附在画面上,沥粉线多在壁画着色前完成,从 隋唐时期,随着壁画活动的兴盛,大量画家参与 而与墙壁壁面连接成一个整体。 壁画的绘制,壁画的创作方法,材料技术都得到很大 传统贴金工艺往往是在沥粉干透后,在需要贴金 的提升。在大量佛教绘画、墓葬壁画以及民间绘画 的地方,涂一层金胶油(桐油加适量的生漆熬制而 中,金银等金属色的运用开始逐渐增多。在陕西乾陵 成),待至八九成干时,再贴以金箔。金箔多为真金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中,使用了贴金贴银的制作工艺。 打制成极薄的金片,因含金量不同,产生不同的金属 除此之外,在规模宏大的敦煌石窟中,也能见到沥粉 太子入海求珠荣归,国王和王后惊喜,文武群臣皆来 祝贺的画面。画面上太子、国王、王后的皇冠服饰, 官娥彩女手捧的器皿,两侧仪卫的腰带及手中的仪 杖,阶前持笏官员头上的冠戴装饰,均采用沥粉贴金 工艺精心描绘,从而使宋代宫廷人物冠戴服饰典制一 目了然,画面人物愈加生动鲜活,光彩照人。同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