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胡庆思 刘颜涛 李 啸 祝洪新 吕金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庆思 刘颜涛 李 啸 祝洪新 吕金光   书法是一扇门,循门而入,便是中国文化的堂奥。屋里有一盏灯,开关便是我的这颗心灵。一切的临摹挥运,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次叩问。我期望将心灯燃亮,与中国文化的光芒一同绽放。   我希望自己能够由技术而艺术,由艺术而文化,由文化而人生,由人生而生命……   我还希望通过这段生命的历程去感悟人生,再由人生而文化,由文化而艺术,由艺术而技法……   用生命之光将笔端的锋芒照亮。   我期待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无进退,无古今,无技道,无内外,无人我……   这一刻或者就在挥运的当下,我也能会心一笑,得见丽天普照。   胡庆恩      寒窗苦守自高歌,两袖清风铁砚磨。废纸三千君莫笑,沧江泼墨弄潮波。   潜心铁画与银钩,日日鹅池锁小楼。燕雀难追鸿鹄志,雕虫宁不胜王侯?   夜半秋风带雨凉,萧萧瑟瑟诉衷肠。万家寂历浑入梦,独有情痴浮墨香。   三更灯火魂依稀,翰墨神游尽忘机。烛泪欲干虫鸟寂,鹅池春涨湿晨晖。   雕虫游戏费年华,日晷寻常影又斜。忍看早霜浸两鬓,嶙峋瘦骨漫涂鸦。   书山苦陟廿春秋,南帖北碑秃笔搜。纵使峰高多险壑,激流逆上弄孤舟。   书如翰海正茫茫,解取一瓢亦断肠。廿载临池增愧色,折腰怎不拜钟、王?   根深自有叶如云,习篆从来赖《说文》。小学未能通妙谛,描摹徒见用功勤。   独怜古调弄雕虫,周鼎商盘萦梦中,鼓铸刀痕求笔意,更从残破觅天工。   精工过后始求奇,莫为流风便自欺。率意岂容成草率,胡须拈断得真诗。   砚田荒寂笔生苔,徒吼“创新”最足哀。追溯渊源深邃处,水流到处看渠开。   颦效东施又几多,时风滚滚奈吾何。乖时同弊真肝胆,独木桥行踏牧歌。   刘颜涛      楷书创作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其一,相当一部分人以为楷书仅为学书之基础,是“初级阶段”,而作为独立的书体其艺术价值、存在价值相对较弱。其二,大部分人觉得古人已经把楷书写到极致,很难有所发展,形成个人面目的空间很小。故习楷者,大都两种结果,或浅尝辄止,或匠气终身。   姚孟起在《学字忆参》中说:“作楷须明隶法,切忌楷气。”今人作楷书,多楷气、楷味,缺古气、古味。   习楷者终身只学楷书,终究写不到至高境界。须博学,懂篆隶,擅行草,方可相互滋养,提升气格。   楷书含隶意,气息必古。楷书掺行笔,气脉必活。   楷书要写出动感,草书要写出静气。   习楷状如算子很容易,“各各不同”极难,楷书要竭尽变化,则难于草书。平实中变化至难,捭阖中安静至高。   习楷者须重笔。作精致小楷,非狼毫无以精准。作大楷、中楷宜用羊毫加健,狼毫蓄墨不足。   习楷者须择纸,生宣墨速洇漫,精细难为。熟宣墨浮纸面,墨色难变。作中楷、小楷用半生半熟纸为佳。作大楷取势,取拙,宜用生宣。清人喜用彩蜡?{作楷书,“乌”、“方”、“光”审美所致也。   习楷者亦须重墨。今人行草喜以宿墨为之,吾尝以宿墨、鲜墨调和作大楷,墨色氤氲,偶现渴笔,十分可爱。鲜墨破水作中楷,渴而不枯,润而不漫,非常生动。   李啸      盛唐是一个中华民族在各方面都进入高峰的时期,书法也以诸体兼备、取法宽博的豪迈气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当我们将张旭、怀素、颜真卿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与其作品一一对应时,便不难发现,这些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时代审美作支撑,因而能在每件作品形式各异的同时又体现着统一的时代风貌,这种审美支撑是什么呢?张怀??曾用鸿篇巨制来描摹它,但究其旨,则在于当时书法对于篆隶风格所谓“古意”的体现。   早年习书,狂草我主要取法张旭、怀素,然终嫌势弱,遂习篆,并以铁线、玉箸为宗。但唐篆传世不多,又如何求得呢?自然要用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办法―上溯,诚如近代许多学者治学始由乾嘉学派治理学,再由宋人入汉进而推求先秦一样,学习书法亦然,我选择由清代及民国诸家入手,最终将着力点定格在与唐篆颇为接近的王福庵篆书上,进而通过许慎《说文解字》及宋僧梦英的作品上溯唐人,并结合早年对于张旭、怀素的理解,旁涉鲁公、徐浩,乃至以李西台、苏东坡的线条来追摹盛唐气象,借以体现当前的时代特征。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在保持审美一致性的同时,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常有相对的区别,这也是孙过庭在其《书谱》中对个体进行标准性区分的理论根源。唐篆与张旭、怀素的草书便是那时的双子星座,反映了同一审美标准下,形式表达上的两个方面,这也是唐代文化昌隆的标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喻静的相对观念,使唐诗的境界得以无限的升华,而书法中静与动的哲学辨证关系,与唐诗同样有着莫名的渊源吧!   祝洪新      我一直很欣赏视觉形式感较强的书法作品,尤其是大草、狂草。应该说,这一理念源于我的审美理想,在创作与审美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