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仿传承 锐意创新
摘要:在声乐学习中,模仿是学习者获得声音要领、掌握演唱技法的一种直接手段。然而,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声乐模仿”遭受到一些声乐界人士的冷落和反对,将模仿与创新被视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从模仿和创新的关系看,没有模仿就无所谓创新,没有创新,模仿也就毫无意义,模仿的最终目标就是创新。
关键词:声乐模仿;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110-02
作者:张朝飞,长沙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01
声乐模仿是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以教师、歌唱家的声音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为样板,通过大脑处理、筛选进行重复、复制的一种辅助学习声乐的行为方式。然而,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声乐模仿”遭受到一些声乐界人士的冷落和反对,将模仿与创新被视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笔者认为,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学习本能,不管我们如何排斥,它依然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我们运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过去“鹦鹉学舌”式的启蒙教学,还是现代启发式的示范教学,都离不开模仿这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传承方式的参与。模仿在声乐学习中不是惰性、机械性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种积极诚实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应予提倡与正确引导,它可以帮助我们吸取前人的经验,更快地入门,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早日进入声乐艺术的殿堂。在声乐学习中,注重模仿,将有利于传承发展,提高创新。没有模仿就无所谓创新,没有创新,模仿就毫无意义,模仿是为了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新是模仿的最终目标。
一、在模仿中入门
由于声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声乐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借耳朵去感知,靠耳朵去分辨正确与错误,教学上也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只通过讲解就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声乐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歌唱技能,取得一些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反复的思考和练习不断加深、加强这种感性认识,然后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声乐教学的入门手段是直观的示范和直接的模仿。
声乐学习中,呼吸的练习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老师说:歌唱的呼吸要用“胸腹联合式”的呼吸方法。意大利声乐教育家吉诺-贝基1981年在中国讲学时说:“你们躺着睡觉时也要呼吸,这时的呼吸方法是正确的”。唱歌要模仿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就是“胸腹联合式”的呼吸方法,因为人人都要睡觉,睡觉时的呼吸方法,不用学,人人都会,这就是唱歌时要求的那种呼吸方法。那么,为什么在学习声乐时,还有人不能掌握这种呼吸方法呢?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去模仿这种呼吸的方法;还有,大家都知道,唱歌时要求“打开喉咙”,实际上许多人唱歌时不是打开喉咙,而是捏紧了喉咙,喉咙在唱歌的时候是挤卡的状态,就像平时人们说的那样,用嗓子在唱歌,嗓子是用力的。逼紧的,唱出来的声音也是紧张的。怎么才能打开喉咙呢?吉诺-贝基说:“打开喉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打哈欠状,打哈欠时,喉咙打开了,唱高低音时全保持打开的状态;二是模仿宽嗓门的人唱歌。”解决“打开喉咙”的方法还是模仿。为了增强呼吸肌肉的能力,学唱歌的人都练过“狗喘气”吧。这更是模仿。还有诸如火车的鸣笛声、老牛的吼叫声、狗吠声、婴儿的啼哭声、伤心时的抽泣声、劳动时喊唱的号子声、向远处大声喊人的声音等。总之,老师为了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改正学生歌唱中出现的毛病,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主要是通过模仿的手段,让学生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二、在模仿中发现自我
对于声乐学习的模仿者而言,如果只是纯粹盲目的模仿,那永远无法了解声乐的真谛,因为每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是不同的,学习声乐时间的长短、演唱经验、对作品的理解以及知识积累的深厚与否也是不同的。一味地去模仿歌唱家的声音,无原则、无目的模仿心中偶像的音色。这对学习声乐的人来说是很错误的做法。有的学生认为某某歌星的声音有特点,有沙哑的效果,于是就捏着嗓子,伸长脖子去挤压声带,结果丢掉自己自然的声音和好听的音色。沙哑的声音学得有点像了,自己的声带却受到了损伤。正像当年一曲电影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使多少盲目的模仿者,唱哑了嗓子,喊出了多少个“破锣式”的“哥哥”“好汉”。
因此,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模仿是可以的,但是,在模仿者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不要去盲目地发展个性,过早地追求个性可能是没有根基的花朵。模仿者要有敏锐的鉴赏能力,认真分析模仿范本和歌唱家的演唱技法,研究自己,认识自己,找到和把握好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的嗓子唱歌,而不是把自己的嗓子变成别人的嗓子。当学习者找准了自我,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