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窑刘传陶塑人物作品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湾窑刘传陶塑人物作品赏析   广东石湾窑的艺术陶塑经过数百年发展,到近代已是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社会公认的陶艺大师。刘传就是其中一位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探索、提炼,创作了众多性格鲜明、各臻其妙、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的陶塑人物。他的作品取材广泛,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民俗特色,以造型洗练、内涵丰富、细腻雅致、富有书卷气见长,备受陶艺爱好者推崇。   刘传(1916~2000年),原名刘永传,别署湾溪刘传。出生于广东佛山石湾,祖辈几代都是制陶工人。因幼时家境贫苦,只读了两年私塾便到石湾古玩行当童工,从炼泥、配土、烧釉开始,逐步学会并掌握了传统石湾制陶的各种工艺技能。他对前辈优秀作品不断进行揣摩、临摹,对当时陶艺名家潘玉书独特的艺术手法尤其倾心,并精心研习他的作品。由于独具天分,加上潜心钻研,他少年时的作品已深得潘氏神髓。在学习名家的基础上,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个人风格,18岁时创作“张飞”已崭露锋芒;20岁时,他的作品参加在英国举办的博览会,获得好评。后来他创作了大量以神仙道佛为主要题材的作品,名重一时。数十年的艺术生涯里,他凭着聪明才智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取得了卓著的成就,蜚声海内外。1961年,他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讲学,开民间陶瓷艺人登上高校教坛之先河。此外他还培养了庄稼、刘泽棉、廖洪标等一批后起之秀,1979年,他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鉴于刘传对石湾陶塑艺术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他去世后,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建立了我国首家陶瓷艺术家的个人纪念馆,以缅怀这位石湾陶艺一代宗师。   刘传擅长创作历史人物、文人仕女、仙佛罗汉等骨格清奇的人物,作品突出人物典型性格,无论是小件作品还是大型作品,都形神兼备。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套独到的创作理论,使自己的艺术创作逐步深化。他提出陶塑人物创作“人物脸相十字诀”,确立了人物塑造“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丑而不陋,奇而不怪”的审美法则,以及巧妙处理好人物创作“动与静”“起和止”“藏和露”的关系等。他认为,反映主题要有生动的情节,而情节处理“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起”和“藏”都是指艺术思想的深度,意味着对内在精神、性格的掌握;“止”和“露”则意味着浅窄。他说:“宜起不宜止,即说要把握情节的发展,描写发展着的情节的高峰,而不是表现情节发展的终局,发展着的情节仍然是活的,这可以使人们产生联想,耐人寻味。宜藏不宜露是说要含蓄表现高峰情节时的境界。这样的作品,往往艺术境界就深,能吸引人,感染力也就大。”这一论述揭示了石湾陶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因而,刘传的人物作品往往能体现出“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的意蕴美。   佛山市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刘传的人物作品,下面择其精品略作介绍。      1.白釉观音坐像 1946年制 75×54厘米   观音头戴宝冠,身披天衣,胸饰璎珞,手持净瓶,结助口趺坐于莲台上。双颊丰腴,体态丰满,妙相庄严、宁静,显得慈爱温厚又超凡脱俗。双目微合,姿态优雅,似乎已经进入圆觉无碍的境界。一身白衣简洁明快,流畅而富有动感,凸现观世音圣洁典雅,去尽人间烟火的气质。刘传以娴熟的技艺,把观音的形象美、气质美刻画了出来,表现了观世音“垂护众生,慈悲有情”的精神境界。      2.青釉诵经罗汉20世纪20年代制 22×22.2厘米   罗汉依山石而坐,左手捻佛珠,右手持经书,全神贯注。整尊陶像没有多余的装饰,僧袍的衣纹聚散自然,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处理得刚柔相济、虚实相应,血脉、筋骨也清晰可见,采用石湾传统“搓珠法”刻画的胡须将罗汉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动与静,起与止,藏与露的矛盾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尽管罗汉采用静坐姿态,然竞无一丝单调的感觉,反而因为作者采用素胎刻画丰富的面部表情,平添一种真实自然、意味无穷的感觉。底钤阳文篆书“湾溪刘传”方章。      3.青釉托钵罗汉 1941年制 23×18.7厘米   传说中的托钵罗汉又名迦诺迦跋里堕阁尊者,是一位慈悲、平易、托钵化缘的行者。据说他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传度化众生。这尊罗汉坐山石之上,右手托钵,略作夸张的颅骨、肌腱突露的肌肤、专注的神态、简练而生动的造型,使一个气定神闲、温厚慈祥的罗汉形象呼之欲出。脸部为胎骨陶色,以蓝变釉着色的山石衬托,具有鲜明的石湾窑地方风格。底钤阳文篆书“湾溪刘传”方章。   4.沉思罗汉 1942年制30×20.5厘米   罗汉左手持钵,右手托腮,赤足坐于山石之上,一副看破尘世、悠然自得的神态,凸现其宁静、含蓄、内秀、书卷味十足的超然气质。天蓝釉的衣服,白釉裤子,手足、脸部以素胎表现。底钤阳文篆书“刘永传制”方章。      5.青釉长眉罗汉坐像 1939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