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继承中创造 在坚守中突破
嘉宾简介:马书林,教授、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6年生于沈阳,197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留校执教,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2004年6月调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Ma Shulin(1956 ~)was born in Shenyang. He graduated from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in 1982. Now, he is the Deputy Director of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the director of ChinaArtists Association, professor and one of the experts that enjoy the special allowance gran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如何让优良传统更好地服务于时代,在继承中创造,在坚守中突破,是艺术家们始终探索的课题,也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如何在继承传统中超越传统,冲出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升华自我,但同时又不能背离中国画的传统文化精髓,这其中对尺度的把握体现着每个画家的不同理解。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马书林教授,让他来谈一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How to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marrow with modern times? Is creation based on inheritance? It is a task that every artist wants to quest, and it is a question that the era asks everybody. How to make a change? And at the same time, how to absorb the traditional marrow mostly? It is based on artists different understands. Today, Professor Ma Shulin will share his idea with us.
记者:马老师,您好。我们常说艺术是时代的“晴雨表”,而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解决不同的时代需求,当然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也不例外。那么,您对中国画目前的发展现状有什么看法吗?
马书林:当代中国画画坛的精英大多都受惠于传统的严格训练,依凭扎实的基本功和艺术素养统驭着中国画坛的学术走向,并能各领风骚,他们都是在学院完成了其早期知识储备和艺术转型的铺垫。但在“继承”与“革新”这个问题上,不同的画家有着不同理解:有些艺术家回归传统,有些艺术家就远离传统、标新立异。不过,无可争辩的是,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艺术家都应以“创造”作为艺术实践的前提,因为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
记者:那您怎样理解创造?怎样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水墨画家应当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马书林: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核心思想是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精神。当一个画家在对中国绘画精神、中国画造型语言规律有了充分认识与理解后,能否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及当代人文精神得到充分体现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在文化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增加新内涵的当今时代,作为一个当代画家如何使现代文化、现代信息注入作品中,如何使时代精神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是每个画家该殚精竭虑去追求的。如何使中国画这一独特的画种既具有传统的民族精神又具有时代特征,尤其是时代特色,是当代每个中国画画家在水墨实践中每时每刻都要思索、追求、探索的课题。笔墨是否表现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是否表现出画家有别于他人的观察方法和视觉角度,而发自内心的自我感受是否得到充分的表达才是最为重要的。
?记者:前些年,我国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在学术界和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您能不能就此谈一谈您的一些看法。
马书林:中国画的语言方式既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又有与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对于中国画的表现工具笔墨宣纸属性熟知掌握的程度,会对中国画创作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在中国画水墨实践中深深感悟到:从笔墨泼洒的偶然性到必然性的驾驭,是需要画家多次重复实践才有可能进入到一种自由状态和理想境界。只有对工具材料属性的熟知,才能在自由自在无边界的水墨中寻求方圆规矩,在作品创造过程中不断寻求平衡,在平衡的过程中达到在自然中把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VIP
-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拱涵).docx VIP
- 校招简历模板.doc VIP
- Taylor swift--RED专辑全部中英文歌词.docx VIP
- 2023年护理实习心得体会【7篇】.docx VIP
- 自然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pdf VIP
- 2022年食品安全工作年终总结5篇.docx VIP
- 2006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pdf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质量守恒定律》精美课件.pptx VIP
- 节能旁站监理记录表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