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团世界中打出自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墨团世界中打出自我      明末清初在金陵活跃着一批中国画家,最著名的有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吉、吴宏、叶欣、谢荪、胡忄造等,史称为“金陵八家”,他们大都隐居不仕,努力探索中国画艺术,这其中以龚贤的绘画艺术成就最高,他是“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   龚贤(1618-1689年),字半千,别号野逸、半亩,又号柴丈蓬蒿人等,江苏昆山人,久寓南京,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布衣画家。他处的时代,正值社稷更迭,政治腐败,社会黑暗。龚贤和其它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亦陷入了极度的精神苦闷之中,一方面他积极涉足政治,试图为国出力,与东林、复社名流交往,另一方面,他又通过杨龙友与东阁大学士马士英相识,这又使得他在政治上蒙上了一层复杂而神秘的色彩,这可能正是他迷茫苦闷的反映。他先后去海安任教,扬州卖画,公元1665年,他回到了南京,时已年近五十。在南京他“足不履市井”,性格益趋孤傲,尝谓家门外“残苔生破履”,他想过归隐的生活,然而在封建社会强权政治统治下的南京,想安详平静的生活是不可能的。龚贤七十岁那年,由于遭受权贵的欺凌和迫害,病气交煎,含恨长逝。   作为“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诗、书、画都很突出,然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绘画艺术。“余十三便能画,垂五十年而力砚田,朝耕暮获,仅足糊口”[1],他的画不但在清代,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格,不落窠臼,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本文试就以下几方面对龚贤的绘画艺术作一简略的探析。      一、转益多师师造化      龚贤曾经说过:“不可学古人,不可不合古人。学古人则为古人所欺。吾常欲欺古人,然古人卒不可欺。久之,然后见古人之道,势不能不合古人也。此善于学古人者也。”[3]这是龚贤绘画对传统与创新的真实写照。龚贤是中国绘画传统出色的继承者,又是独树一帜,力创新我的创造者。在其56岁的《云峰图卷》上龚贤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师承体系,所师承的画家从五代至明代竟有23人之多。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龚贤师承之多确实鲜见,正是这种不拘一家一派,广采博纳的做法,使得其作品得以不落任何一家的窠臼,这也正是他独立之于画坛的关键所在。   从所存的龚贤画作来看,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以五代董源、巨然法度为基础,他曾经说过:“董源实为山水家之鼻祖,况六法以气韵为上,唯善用墨者能气韵,故余远慕董翁。”[4]他的代表作《溪山无尽图》中的构图、形体,碎石的堆砌,山腰的烟岚,我们都可看到董源的影子。另一个对龚贤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宋代的大书画家米芾。他曾在《云山图》中跋道:“余弱冠时见米氏云山图,惊魂动魄,殆是神物,几欲拟作,而伸纸吮毫竟不能下。何以故?小巫之气缩也。历今四十年,而此一片云山常悬之意表。”[5]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米氏山水对他一生山水画创作的影响。然而龚贤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通过四十多年的精心揣摩,从米芾随意点渍的米家山水中形成了自己着意苍浑的笔意效果。明代画家中,沈周的画法对龚贤影响较大。他在自题《古木图》中曾说沈周“取法宋元,而得力于大米者居多,故墨丰笔健”。龚贤学沈周立足在沈周的墨丰笔健,雄健沉厚,阔线大点上,从龚贤中晚期作品中的山石勾皱和树干的若干单元来看,两者是最为接近的。   其它历史上画家龚贤亦多有学习,诸如象黄子久、吴镇、倪云林等,尤其是元四家的学习上,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对之产生影响,这一点龚贤是有别于明清其他画家的,这也是龚贤的独特所在。   龚贤成功的另一条经验,得益于他对大自然的学习,他明确地提出了“我师造化,安知董黄”的观点,他怀有强烈的“壮游”之心,虽为经济条件所限,但是足迹遍于泰山、黄山、洞庭、姑苏……大自然的浑润华滋,云起烟生,开拓了他的视野,也丰富了他的创作,为他个人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积墨“黑团团”      龚贤的画就题材来说相对集中,由于生在江南,故画大都是江南的风光、山水,少有北方景致。形式上,设色的山水画很少,多是苍润欲滴的水墨画。风格上,似有两类,都十分突出,一类是早期四十岁前,线条用笔极简一类的,基本上不皴不染,另一类是定居南京后,努力探索积墨效果的。龚贤存世的作品中大量的山水画皆是后一类风格的。从简约到积墨,从白到黑的大幅度变法,这在当时的画坛来说,似乎是一种反潮流,龚贤正是以这种突破自我,独步画坛的胆略勇气,摆脱了对时流的依随,而自成一家,醒目于世。用他的话说:“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相得,而画之能事毕矣。我用我法,我法尽,而我即为后起之古人,今人未合己心而欲与古人相抗,远矣!”   龚贤喜用墨,善用水,他的山水画充分达到了“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利其黑”的美学境界。公元1676年他在所画《秋山飞瀑图》中写道:“半亩居人年近六十,未尝一为设色画,善非素习也……实则(设色)不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