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肝性脑病-m1.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假性神经递质积蓄与肝性脑病 (The contect between false neurotransmitter accumulation an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正常情况下,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苯乙胺、酪胺→肝解毒。 (1)肝衰时,单胺氧化酶受损,解毒作用下降。 (2)肝硬化,侧支循环的建立,上述胺类绕过 肝脏直接入体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假性神经递质作用的机理 False neurotransmitter action mechanism 假性神经递质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相似,但生理效应弱; 假性神经递质竞争取代真性神经递质并被神经末梢摄取、储存,但释放后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学效应,使大脑的功能受到抑制,出现意识障碍。 突触中真假介质的争夺 (True and false neurotransmitters competition in the synaptic) 酪氨酸              前膜               NE 酪氨酸  DOPA  DA      NE NE                    OA 酪 氨 羟苯乙醇胺 OA OA 酪 氨                  突触后膜  NE受体 NE受体 肝性脑病脑脊液氨基酸不平衡(Hepatic encephalopathy CSF amino acid imbalance)         对照(微克分子%)    肝昏迷(微克分子%) 苯丙氨酸     0.95±0.13     3.38 ±1.01 酪氨酸      0.98 ±0.14     3.46 ±0.73 色氨酸      0.35 ±0.03     1.02 ±0.16 缬氨酸     2.04 ±0.75     1.65 ±0.28 亮氨酸     1.31 ±0.16     1.20 ±0.23 异亮氨酸    0.77 ±0.11    0.45 ±0.35 1.血中BCAA(亮、异亮、缬氨酸)和AAA(酪、苯丙、色氨酸)的比例失调: (1)BCAA↓的原因:肝功能障碍→胰岛素灭活↓→血中胰岛素浓度↑→肝脏、肌肉摄取、分解利用支链氨基酸↑→血中支链氨基酸↓。 氨基酸代谢失衡学说 (Amino acid imbalance hypothesis) (2)AAA↑的原因:肝功受损 ①芳香族氨基酸在肝内降解↓; ②胰高血糖素灭活↓→组织蛋白分解增强,使得芳香族氨基酸从肝、肌肉释放入血↑。 胰岛素-氨基酸失衡学说 (Insulin and amino acid imbalance hypothesis)                             脑组织       胰岛素灭活            高胰岛素血症                     AAA清除       肝功能衰竭 苯乙醇胺 ↑ 羟苯乙醇胺↑ 5-HT ↑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肝性脑病 BCAA AAA 2.BCAA与AAA在正常的情况下是电中性,都由同一载体转运入脑细胞内,当BCAA减少而入脑的AAA增多,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AAA在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的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增多;另外,色氨酸在脑内形成5-HT,最终引起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GABA hypothesis γ-氨基丁酸(GABA)是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①谷氨酸?GABA,GABA与α-酮戊二酸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琥珀酸半醛?琥珀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氨中毒时,氨+谷氨酸?谷氨酰胺使谷氨酸减少;同时氨可直接抑制GABA转氨酶和谷氨酸脱羧酶,遂使γ-氨基丁酸不能形成琥珀酸半醛进入三羧酸循环,故蓄积于脑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1 2 3 3 4 ②肝功能衰竭时,GABA与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使CL-通过突触后神经膜传导↑→CL-膜通透性增高→神经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 目前观点(the view at p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