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发ICU护理安全问题的操作及防范
1摘要
ICU是集中救治危重病人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而且需要娴熟的技术,因为不仅密集最多的基础护理,集中了最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操作,而且危重患者往往不能自己讲出不适,所以在病区护理操作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对策尤其值得探讨
2.3 留置导尿
问题:肉眼血尿!尿道感染!留置导尿时或者拔管后膀胱尿液潴留
常见原因:操作不熟练或者无菌操作不严格,老年女性阴道!尿道的松
弛导致位置的改变,长期留置导尿
防范措施:
✿在成年男病人导尿时,要选择16-18号的尿管,动作轻柔,在遇到阻力时,可以轻轻旋转尿管或增加无菌石蜡油的量,不可强行插入
✿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在更换尿管时,选择合适的尿管,如果出现漏尿等,可以采取用尿套或干净塑料袋定时接尿,避免频繁更换尿管导致尿道损伤;
✿交接班时一定要看膀胱区是否涨满,一定要注意尿管通畅情况;拔尿管后24内,一定要做好宣教,每班要询问病人的小便情况
2.4 鼻饲
问题:反流!窒息
常见原因:胃管的的深度不够!贲门松弛!鼻饲体位!鼻饲量!消化道病史等
防范措施:
✿插胃管时,将胃管常规长度再往深延长7~10,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可以有效地胃肠减压,注入的食物也不易反流;
✿鼻饲时将床头角度大于30度的半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min,再恢复原体位以防意外;
✿有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的要气囊充气,当气囊出现漏气等一定要及时更换气管套管;有痰的鼻饲前先清理呼吸道;
✿鼻饲量不可过多,少量多餐,必要时持续慢速滴注,鼻饲液温度要适合,拔管的时候要注意末端与空气相通;
✿凡鼻饲的病人一定要问清楚消化道疾病的病史,以及早制定应对措施
?
2.5 吸痰
问题:缺氧!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感染
常见原因:连续吸痰!吸痰管的质量差!吸痰时未严格无菌操作
防范措施:
✿痰多的患者,可以用12-14号的吸痰管,避免用过细的吸痰管吸痰
每次操作最多吸引3次,一次吸痰不可超过10~15S
✿吸痰前的滴药可以直接以注射器的乳头在患者吸气时对着气道滴入,如果需要滴入较深,可以注射器接8~10号的吸痰管,在排尽气体的情况下可以插入气道,在吸气时注入2~3ml。
2.6 气管切开
问题:局部感染!套管脱出!下呼吸道感染!部分堵管
常见原因:无菌操作不严格!导管系带松紧度不合适!湿化程度不合适,未及时吸痰
防范措施:
✿ 要严格无菌操作包括更换局部气切纱布。
✿ 局部皮肤每日以无菌生理盐水至少清洁4次;氧气管,湿化管妥善固定在气管导管上,当被患者咳出时也只是落在气垫上减少了污染的几率
✿ 当发现系带松动时要及时更换,松紧度要合适,容的下一个手指头
✿ ICU的温度22~24C湿度50%~60%;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持续湿化, 合乎呼吸道对湿度的生理需求避免造成湿化过渡或者湿化不足
2.7 气管插管
问题:移位!过深导致进入一侧!部分堵管!自行拔管
常见原因:固定不稳固!病人烦躁!吸痰或者湿化不合适
防范措施: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班班交接插入管的深度;
✿注意听诊两侧肺的呼吸音是否对称;
✿注意患者缺氧是否改善;
✿合适的湿化;及时按需吸痰,烦躁的病人予合理的镇静治疗,并予有效的约束
2.8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输血
问题:局部红肿!坏死,不符合病情及药性的输液速度!更换液体时未及时调 节速度
常见原因:未及时巡视!未及时观察!操作不认真
防范措施:
✿严格三查七对及严守输液,输血操作流程;
✿保护血管,保证输液输血在血管内;
✿特殊药物使用要注意速度,量及速度的准确,病人多的候最好使用输液泵或者微量泵。但是注意输液泵,微量泵的读数一定要看清楚,有光的时候要用手遮光,再读数。
✿交接班时要交滴注速度,换另瓶液体时一定要再调整速度;如果有滴空的情况一定要注意排好液体,不可马虎;
✿多条管道应该有标签注明,一目了然,避免引起差错
2.9 深静脉置管
问题:局部感染,堵管,脱出。
常见原因:无菌操作不严格,局部保护敷料透气性较差,输 液完毕未及时接瓶或封管不正确,留置导管时间太长
防范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使用透明且通透性好的敷料;隔日更换局部敷料,污染时随时更换敷料
✿严格防止滴空液体,防止气体栓塞;严格以0.1%的肝素液2~5ml封管,且边推边退,防止虹吸导致堵管的发生;妥善固定管道,防止牵拉;一般不超过15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