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症的手法矫正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侧凸症的手法矫正PPT

参考Moe按照侧弯主曲线顶点的解剖位置,结合临床,将脊柱侧弯分为以下类型: Ⅰ型:胸椎主弧形 : 主弧可由T4~12几乎所有的凸面均突向右侧,约占脊柱侧弯的22%,侧弯程度及预后有很大不同,弧度可发展到很严重, 由于椎体旋转使胸椎后突变平,肋骨后隆,而使肺功能下降。肋骨后隆起的程度不一定与侧弯角度相称。在腰椎出现一代偿性侧弯。 16岁,女 Ⅰ型胸椎主弧症 Ⅱ型:胸腰椎主弧形 : 弧度顶点在T11、12弧度可由T8、9到L3,侧弯角度一般不大,并较柔软,发生率约占脊柱侧弯的16%。 15岁,女 Ⅱ型 胸腰椎主弧症 Ⅲ型:胸腰椎双弧形: 胸椎弧顶点在T7,并突向右侧,腰椎弧顶点L1、2,胸腰椎侧弯同时发生,弯度也大体相同。 胸腰椎弧度交界处的移行椎体无旋转畸形。在青少年时期侧弯有发展趋势。 Ⅲ型 胸腰椎双弧形 胸椎主弧和腰椎次弧形 腰椎弧顶点在T6、7,腰椎弧顶点在L2,为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胸椎侧弯角度明显,并较僵硬,腰椎侧弯角度小而柔软。 Ⅳ型:上胸椎主弧形: 弧度顶点在T1、2,弧度凸面多突向左侧一般不引起下胸椎代偿性弯曲,但可引起颈椎畸形,发生率占1.3%。 14岁,女,Ⅳ型 上胸椎主弧形 Ⅴ型:腰椎主弧形: 弧度顶点位于L2,弧度可包括T11、12到T5,在青少年型脊柱侧弯中很少超过60°,但会引起上半身想侧方倾斜。 14岁,男,Ⅴ型 腰椎主弧形 14岁,女,Ⅴ型 腰椎主弧形 青少年脊柱侧弯源自腰椎 ——中医整脊研究新观点 健康报记者 刘燕玲 中医整脊是依据中医原创思维,运用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研究和认识脊柱解剖生理和运动力学。椎曲论是中医整脊的核心理论。韦以宗教授在研究人体腰曲、颈曲形成机理,发现腰大肌的重要作用以及腰曲对颈曲影响, * 什么是脊柱侧弯 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脊柱侧弯 英文名称:Scoliosis 概念定义:以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中线,使脊柱向侧方凸出弧形或“S”形、或“C”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如下图所示的X光片特点 如何判断脊柱侧弯 一、直观判断 通常脊柱侧弯者身体从上到下有不同的的形态,可以做为判断的依据: 1 走路两条腿高低不一致; 2 一侧腰有力,一侧腰无力; 3 一肩膀高,一肩膀低; 4 背后有驼背,鼓包; 5 坐下时身体向一侧偏。 以上这些可以判断有脊柱侧弯的情况,建议就医检查。 二、拍摄X光片判断 目前拍摄X光判断为主要的判断方式 拍摄全脊柱正侧位X光片,拍摄时要注意,一定要拍站立位的,也就是说必须是站着拍的才有意义,躺着拍的X光片没有意义。拍摄后通过X光片判断可以确定是否有脊柱侧弯的问题。 脊柱侧弯的发生阶段 特发性脊柱侧弯通常发生在女孩子第一次月经期前后,当身体内部的大环境改变时,脊柱侧弯的特点就非常明显的显现出来了。 另一个发生阶段是女性怀孕生产后,也是由于身体大环境改变,导致脊柱侧弯加重的情况。 通常这类女性朋友都偏瘦,体质较弱,不善运动。 给一个空间或出路让侧弯的脊柱伸展,是侧弯能否得到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 1。调整侧弯的主弯下移,由胸椎向下移动,最好能够到腰椎。这样的调整,很快就可以解决剃刀背的难堪;   2。尽可能纠正脊柱的旋转,旋转的纠正,能够帮助突出的肋骨显著平复下去;   3。尽可能将侧弯转化成为正常的胸腰椎生理弯曲的一部分。   以上三大要点如果用手法做到了,脊柱侧弯的世界性难题就会在你的手中顺利化解。 3 手法治疗    以下手法皆以胸椎右凸、腰椎左凸脊柱呈S型侧弯改变为例。   3.1胸段座位旋转扳法:患者座位,医者站在患者后面,左手压住左肩用力向下向前推,右手拉住右肩用力向上向后,两手同时用力作一扭转动作,幅度不宜太大来回扳动反复多次,可观察到右凸的胸椎向中线移动,此手法的目的通过扳动左肩胛内侧肌肉,使之紧张,同时右侧肩胛内侧肌松驰,并配合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右凸的胸椎向左侧旋转、移动。手法勿用猛力、过大幅度的旋转,因胸椎结构较稳定,活动范围较小,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2俯卧位、沿脊柱两侧用滚法、揉法、弹拨等手法松解脊柱两侧的竖脊肌10分钟左右。然后医者站在床前抓住患者左手向前拉伸1-3分钟,目的使凹侧的肌肉紧张、胸肋上移,牵拉脊柱向中线移动来矫正胸椎右凸,用力宜适度。   3.3俯卧位胸部垫枕医者一手掌根压住胸椎脊柱侧弯的顶椎或侧弯的下交界椎体,向上或向下用力,另一手掌根顶住凸侧的弧形顶点椎体用力向凹侧推顶,两手发力的同时,在纵轴方向上给予相反方向的牵张力。   3.4腰段:站在患者一侧两手交叉,一手掌压住腰骶部向后用力,另一手掌用力向右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