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硅晶体中碳氧含量的检验-北京羲和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硅晶体中碳氧含量的检验
一、测试原理
18 3
氧原子在熔硅中的最大溶解度约为3×10 原子/厘米 ,在接近硅熔点时,
18 3
液态硅中碳原子的溶解度约为3~4×10 原子/厘米 ,固态硅中碳原子的溶解
18 3
度约为5.5×10 原子/厘米 。氧和碳是硅中最多的主要的杂质。在硅单晶中,
除了氧和碳以及有意掺入的掺杂杂质外,其他所有杂质原子的含量都在 1012 原
3
子/厘米 左右及以下,几乎全部都在活化分析的检测限以下。一般硅单晶中掺
杂杂质的浓度与氧、碳相比也是较低的。例如对于电路板级单晶,P 型硅掺硼原
15 16 3 14 15
子的浓度约为 10 ~10 原子/厘米 ,N 型硅掺磷原子的浓度为 10 ~10
3 15 16 3
原子/厘米 ,而典型的区熔硅的氧原子含量约为 10 ~10 原子/厘米 ,典型
17 18 3
的直拉硅的氧原子含量约为 10 ~10 原子/厘米 ;典型的碳原子含量在
16 17 3
10 ~10 原子/厘米 左右,一般来说 ,区熔硅中碳原子的含量要比直拉硅低。
氧碳含量指标直接关系到电池片的效率和碎片率,硅中氧含量越高,则电池
片的转换效率就越低;碳含量越高,则应力越大,越容易破碎。
氧和碳在硅晶体中都呈螺旋纹状分布。氧的分凝系数为 1.25,大于 1,所
以熔体一侧的氧浓度比固态单晶一侧的浓度低,因此在直拉单晶中头部氧含量比
较高,尾部氧含量比较低。碳的分凝系数小于 1,为 0.07,因此在直拉单晶生
长时,熔体中的碳浓度逐渐增加,在晶体中,碳沿轴向的分布不均匀,头部低,
尾部高。
目前测定硅单晶中的氧、碳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红外吸收法。本方法除制备
样品较复杂外,测试和计算都是比较方便的。现在红外吸收法已成为测量硅单晶
中氧、碳含量的标准方法。用红外吸收法测氧、碳含量时,所测得的氧、碳含量
不是硅单晶中的总氧和总碳含量。对氧来说,测得的是晶格中的间隙氧,对碳来
说,则是晶格中的替位碳。
红外吸收法测定硅单晶中氧原子含量的有效范围是 2.5×1015~3.0×1018
3 15 18
原子/厘米 ,测定碳的有效范围是5×10 ~3×10 。
北京羲和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址 2010 年10 月
二、测试工艺
一般可用波数范围 4000~400cm-1(波长为 2.5~25μm)的双光束光栅,
这种仪器应具备狭缝程序,分辨率为1~3cm-1。测氧的分辨率应不大于4cm-1,;
测碳的分辨率不大于2cm-1。
光源发出的辐射分为强度相等的两束光。一束光穿过样品时受到样品的吸
收,吸收强度与不同频率处的吸收系数有关。另一束称为参比光束。在样品光束
中设置了一楔形减光器,通过它在光路中的移进移出来调节光强。在参比光束中
也设有一个相似的楔形减光器,由一个伺服电机驱动。这两束光到达一个转速为
660 (或780)r/min 的扇形转镜后,在光路上即合并成同一条光路,形成由样
品光束和参比光束交替出现的脉冲光。这一光束通过单色器,被装置在其中的光
栅分光、色散开来,光栅旋转时,色散的的光谱逐渐扫描通过单色器的出口狭缝。
这一狭缝的宽度决定了由单色器出来的波数宽度。减少狭缝宽度可以提高分辨
率,但信号强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病因和病理生理.PDF
- 瘤胃中干酪乳杆菌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食品科学.PDF
- 白光色散-嘉义大学.PDF
- 百会文件网盘教育培训行业解决方案-百会CRM.PDF
- 百货购O2O电子商务解决方案-Huihoo.PDF
- 盐水地层二氧化碳封存量估算之研究-中国鑛冶工程学会互动式网站.PDF
- 监所联防应急值勤指挥管理平台.PDF
- 监护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PDF
- 监测粮食安全和营养以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回顾和展望.PDF
- 盖革计数器穆勒-Einstein.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