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docVIP

2017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24 诗词五首 知识与能力积累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难点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诗歌的朗读音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3课时 陶渊明《〈饮酒〉(其五)》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1.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小组讨论通译全诗。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怎么能做到3.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心远”有什么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泽以犹欢)这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这是神来的写景之笔描写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而悠闲地采摘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便能望见悠远超然的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不是一个“采菊”一般的动作而是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这两句属景物描写。描写了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如何理解最后两句?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这两句诗直抒胸臆点明主旨: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作者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 饮酒(其五)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真意忘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杜甫《春望》 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誉为“诗史”大家说他是谁?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听音频朗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对照注释查阅资料弄懂每一句诗的含义。(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国都、山河、草木。描绘出山河依旧、国都残破不堪、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愤。(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鸟语花香的景象本是赏心悦目的让人欣喜的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却“溅泪”“惊心”可见诗人内心伤感的程度之深。此句诗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情。(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思乡之情。(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白头”的意象搔”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首联 写景 对比 忧国颔联 写景 反衬 伤时颈联 叙事 夸张 思家尾联 描写 夸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