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课件——鉴赏诗歌表达技巧:4.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象征、渲染、用典等。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1.衬托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衬托手法。这首词上片并非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表现手法。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是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石灰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象征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云水的逍遥自在象征诗人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渲染是用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营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着力描写。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即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渲染了春涧的寂静。 3.渲染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贺 铸①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 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片是说作者路遇美人却无缘相邀的怅惘、失望之情。接下来,作者自然产生联想,推测美人的大好青春年华是与谁共度的呢?这么漂亮的美人一定居住在一个临水的幽美之处,那里有香艳的闺房、精美的花园,以及人们无法知晓的生活。下片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伫立良久,直到黄昏慢慢地来临了,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惊回现实。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词句。结句的“闲愁”,正是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缥缥缈缈,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以比拟。 答案 这里运用了渲染的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第1~3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第20题 补全语段.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突破三正确辨析近义虚词.ppt
-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第四大题 写 作.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2掌握7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学案5综合性选择题突破.ppt
-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课件——如何读懂诗歌:1.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ppt
-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课件——如何读懂诗歌: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ppt
-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课件——如何读懂诗歌:3.全析鉴赏诗歌的形象.ppt
-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课件——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技法点拨3.翻译.ppt
-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课件——鉴赏诗歌表达技巧:3.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六 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共52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五 古典诗歌鉴赏 (共218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 微写作 (共102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三 文言文整体阅读 (共399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一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415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断句 (共33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十三 三年模拟经典作文试题例析 (共150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省专用)复习专题课件(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共97张PPT).ppt
-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省专用)复习专题课件(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三 提炼语意 (共60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