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IGHWAY No.5
公路2013年5月第5期 May.2013
文章编号:0451—0712(2013)05—0102—05中图分类号:412.3 文献标识码:B
映秀~汶川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对策
杨昌风,李树鼎,殷 强,庄卫林
(四川I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市 610041)
摘 要:震后新建的映秀~汶川高速公路紧邻“5.12汶川地震”震中,沿线地形陡峻,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地
震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极其发育。根据项目特点,因地制宜提出了路线总体设计原则和采用的
关键技术对策,可为地震烈度商的山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抗灾能力;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对策
映秀~汶川高速公路是汶川地震重灾区灾后新 灾害极其严重,安全的走廊选择困难。
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该路线走廊是受“5·12汶 项目起点位于汶川地震震中,起点段穿越汶川
川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走廊内原国道 地震的发震断裂——龙门山中央断裂,全路段夹在
213线映秀~汶川段历经百天方才抢通,抗灾能力 龙门山中央断裂和后山断裂之间,均位于中央断裂
极弱,无法满足灾后重建的交通需要。 带的上盘。后半段基本与后山断裂并行,并与该断
路线起于都江堰~映秀高速公路的终点——龙 裂及其分支断裂多次交叉。汶川地震造成的沿线实
溪隧道出口,沿岷江河谷上行,经映秀、银杏、桃关、 际地震烈度达9~11度。
草坡、绵魇、玉龙,止于汶川县城南,其后可分别向马 沿线出露岩性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及第四
尔康和川主寺延伸。 系松散堆积层,其中前半段主要以花岗岩、闪长岩等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 侵入岩浆岩为主;后半段主要以千枚岩、片岩、变质
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路线全长 砂岩、灰岩等变质岩和沉积岩为主。
48.3
km,22次反复跨越岷江,共设桥梁37座,桥长 项目区域内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强烈地震所造
10.3 km以
km;设置隧道8座,长25.8km,其中5 成的崩塌、滑坡、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极其严重。
上特长隧道3座;设独立棚洞2座,共长655m;桥 根据震后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沿线次生地质病害
隧占路线总长的76.3%;设映秀、映秀北、银杏、绵 点多达200多处,灾害潜在物源总量达数亿方,具有
厩、汶川南等互通式立交5座,绵魇服务区1处;概 面广、量大、种类多的特点。
算49.9亿元。 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前半段最为集中和严
重,且岷江西岸地质灾害规模明显大于东岸。
1项目特点及难点 (3)河道水文条件改变大,淤积和冲刷加剧,且
1.1项目特点 彼此交替。
(1)沿线地形陡峻、狭窄,高差大,路线布设困难。 汶川地震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大
路线沿岷江布设,为典型高山峡谷地形,河谷深 量物源,填充、堵塞、淤积、抬高岷江河道,局部形成
000
切,谷坡陡峻,相对高差1 m左右,坡度一般为 堰塞湖或壅塞体,使水文状况发生重大改变。河道
前几年将是以淤积为主,随后淤积和冲刷交替进行,
50。~70。,其中起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