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阿炳”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城阿炳”故事

“山城阿炳”故事      ――编者的话――   九月,我们又迎来一个教师节。   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要耐住寂寞、默默奉献;教师,又是伟大而光荣的职业。每个上过学的人心中都有他们神圣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栋梁靠他们培育,民族的复兴要他们奠基。   当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时,我们特刊登两篇稿件,讲述了两位特殊的老师――残疾教师甘做蜡烛的感人故事,并以此向工作在全国特教战线的广大教师们祝贺节日、表达敬意。      在山城重庆,有一位普通的音乐教师,从坎坷的盲道,走上了令人景仰的三尺讲台。他心中的路铺满了一串串动人的音符,也谱写着特殊教育的奇迹……他,就是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第一位盲人特级音乐教师,被誉为“山城阿炳”的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教师张治平。      立志做阿炳一样伟大的盲人音乐家   在全国小学音乐教材里,有一首动听的儿童歌曲《甜甜的咧》,以其欢快优美的旋律被成千上万的孩子传唱。可有谁知道,这山泉般动听的音乐是从一位盲人黑暗的世界里流淌出来的。1955年,7岁的张治平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视神经萎缩”,当时只有0.2的视力,医生说,没有任何药物可治,视力会一天天衰退,直至失明。   医生的话让小治平对自己的将来充满恐惧,直到有一天,小治平听到一支天籁般美妙的乐曲,才让他重新振作起来。那是在学校的一节音乐课上,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着有些悲伤又充满希望的音乐以及老师对阿炳的介绍,张治平心中燃起了希望:即使将来成了盲人还可以当音乐家。   从此,张治平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学习音乐。他学会了笛子、二胡、手风琴、小提琴、吉他等多种乐器,又先后师从西南师范大学四位音乐教授学习乐理知识,为自己向音乐创作的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   35岁那年,张治平的双眼完全失明了,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失明后的短短几年,他创作的儿童歌曲不断在省市及全国获奖,1985年,张治平受聘重庆市盲人学校,成为一名音乐教师。20多年来,张治平如春蚕吐丝,孜孜不倦,用光???的旋律照亮了一批又一批盲童的心灵,开启了孩子们热爱音乐的心门。他辅导的盲人学生乐队也在各类汇演中不断取得佳绩,“盲校有个‘山城阿炳’”的赞誉在重庆不胫而走。几十年来,张治平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音乐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国内各种音乐刊物和各级电台、电视台发表和播映共计200余件(次),在全国各种音乐比赛中获奖共计80余件(次)。1997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破格吸收张治平为会员,他成为我国第一位没有大学学历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我国特殊教育第一位特级音乐教师。      用光明的旋律开启盲童的音乐之门   初到盲校时,张治平发现二年级的学生邓航有点音乐天赋,就决心下工夫培养他。尽管那时的邓航还没有完完整整地唱过一首歌,但张治平并不气馁,一句句教唱,三四年如一日。1990年邓航参加重庆市十大歌星大赛,在与近2000名健全人歌手的角逐中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取得第五名的佳绩。在张老师的鼓励下,邓航走上了音乐道路,现在他已经是河北省残疾人艺术团艺术指导和电吉他手。在张治平的学生中,目前已经有5人先后考入了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系深造。学生胡国英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在音乐上收获如此多的成功与快乐。她除了双眼全盲,还有手抖的残疾。为了教她吹笛子,张治平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经过两个学期,胡国英终于能把笛子拿稳了,张老师又教她学习音阶,再吹简单的曲子。就这样,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到小学三年级,胡国英已是班上最好的笛手。她说:“是张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一片漆黑的世界里,张治平创造了“触摸式教学法”:唱歌吸气示范时,让学生摸他的胸、肩膀;学生做时,他再摸学生的肩部,检查动作对不对;演奏乐器时摸摸学生的手、臂姿势是否正确,唱歌时摸学生的嘴,看他如何运气。孩子们说:“这个方法好,我们一摸就明白了。”有感于表现盲人生活的歌曲太少,张治平创作了《盲人之歌》、《快乐的盲童》、《盲校的早晨》等歌曲,其中《盲人之歌》被定为校歌。英国罗切德尔市的教育官员米歇尔先生看了张老师和他的学生表演的节目后说:“我在英国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盲人乐队,特别是这位指导教师,达到了国际水平。”      言传身教鼓励盲童自立自强   在中央电视台庆祝教师节20周年晚会上,两名盲人学生在晚会上演唱了张治平老师创作的歌曲《是谁给我一双翅膀》。谈及他们的恩师,孩子最深的感受是:“张老师不仅教我们音乐,更教我们自立自强地做人。”   盲童大多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家里的累赘,也不敢去想今后的前途。张治平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盲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比对健全中小学生的理想教育更重要。所以,新生一入校,张治平就给他们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