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假结核病诊断与预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猴假结核病诊断与预防

猴假结核病诊断与预防 -------------------------------------------------------------------------------- 作者:上海野生动物园 发表日期:[2006-10-23] 浏览次数:38 [打印该页] 张琴 姜传坤 包超一 吴昆 段俊堂 文得亮 摘要 通过病理解剖,实验室检验,细菌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综合鉴定为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引起的猴假结核病。并在饲养实践上,通过控制鼠患和适当添加抗生素来预防,较好地控制了疾病的流行。 关键词 猴 耶尔森氏菌 假结核病 假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经消化道及扁桃体感染。鸟、禽类、兔及啮齿动物最易感染。牛、绵羊、山羊、骆驼、马、猪、鹿、猴、狐、 猫等动物及人也有发生,可引起人的腹泻、败血症、结核性丘斑等,在散养饲养的环境中,病猴仅见精神沉郁、消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我园小动物园猴园曾先后突然死亡二只松鼠猴、一只懒猴,经过病理解剖,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确诊为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病原,引起的猴假结核病。 一、发病情况 小动物猴园以散养形式饲养,有九十二只松鼠猴(Saimiri sciure),三只懒猴(Nycticebus coucang)。2002年12月中旬,天气突然变冷,五天内先后突然死亡二只松鼠猴,一只懒猴。 二、病理变化 两只松鼠猴肝、脾肿大,表面布满灰白粟粒大结节,有的形似松花蛋上的松花状。其中一只肠系膜脱落,出血,有粟粒大的结节,切面呈干酪样坏死灶。一只懒猴,脾肿大,表面有粟粒大的白色坏死灶,空肠黏膜脱落,长约10厘米,呈紫色出血斑,肠管菲薄。 三、实验室检验 3.1 实验材料:病料采用三只病死猴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普通琼脂粉购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化发酵管购于哈尔滨海峡公司医药科技开发部;药敏纸片购于上海伊华医药学科技有限公司;小白鼠购于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3.2 涂片镜检:采用肝及脾的坏死灶的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球状至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极类似巴氏杆菌,大小伪0.5*1um。萋—尼氏抗酸染色,染成兰色,未见红色菌。 3.3 分离培养:无菌分别取其肝、脾,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长有半透明、光滑、圆而边缘不规则的针尖大小菌落。48小时后形成大小两种菌落,易刮下。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短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4 生化试验: O N P G 精氨酸 赖氨酸 鸟氨酸 柠檬酸盐 硫化氢 尿素 I P A 吲哚 V-P 明胶 葡萄糖 甘露醇 肌醇 山梨醇 鼠李糖 蔗糖 蜜二糖 苦杏仁甙 阿拉伯糖 氧化酶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革兰氏阴性编码手册鉴定为假结核耶尔森氏菌。 3.5 药敏试验:将分离的纯培养无接种与普通琼脂培养基,用常规纸片法进行药物试验。 高敏:头孢噻腭(26mm),庆大(26mm),头孢唑啉钠(24mm),氯霉素(24mm),环丙沙星(23mm),丁卡(22mm),诺氟沙星(22mm),恩诺(21mm),链霉素(20mm),氨苄青(17mm)。 低敏:四环素(13mm),红霉素(11mm)。不敏:复方磺胺。 3.6 动物试验:取昆明种小白鼠8只,随机分二组,每组2公2母。取24小时37℃的纯培养物四环接种于2毫升生理盐水,再分别取0.3毫升肌注及皮下接种。对照组肌注及皮下接种生理盐水0.3毫升/只。实验期间各组均同样条件饲养。实验组接种后,精神萎靡,消瘦,食欲明显比对照组少吃近一半。三周后死亡二只,解剖可见脾脏均有白色干酪样坏死灶,肝脏也见白色坏死灶。另二只扑杀,均见脾脏有白色干酪样坏死灶。无菌采取病料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均与本次病例的病原一致。对照组扑杀后,解剖均正常。 四、讨论与小结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是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中的四个致病菌之一。从本次病例来看发病率岁不很高(3.2%),但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因此在加强饲养管理与卫生同时,应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的防护。 此菌目前无理想的菌苗可供预防。耶尔森氏菌属对理化因素抗性较弱,当夏季烈日直射,加热及各种消毒剂均能短时间将其杀死,但寒冷季节有利于耶尔森氏菌存活。因此在秋冬季节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来控制该病的流行。根据本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很多常用抗生素可以预防,为此选用一种较为容易混饲于饲料中的抗生素,即可达到一定的预防。我园此次选用消百菌混于料,连喂三天,至今未见死亡猴。 预防重点应切断该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首要环节主要是灭鼠,消除传染源。几年来,我园小猴乐园是采用散养的饲养方式,故鼠很容易得到食物,导师猴园内鼠的密度增加很快,但要确保猴的安全的同时要灭鼠,是个很高难度的问题,但为了控制该病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