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腾讯:“创新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不是源头而是产物”
经过14 年的发展,腾讯已经成为一家市值居国内互联网企业首位、员工2
万余人的大公司,如何防范组织僵化、创新式微?腾讯意图通过向生物型组织
的完美进化,保持创新的活力和灵动性。
“现在是最困难的阶段,是一道坎儿。”腾讯首席技术官张志东在谈及腾
讯发展阶段的时候这样说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在2011 年的亮眼财
报:全年总收入为284.961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和网络广告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48.8%、20.4%和 45.2%。
“微信”自2011 年1 月推出后,到今年3 月用户数已经过亿;在苹果的APP
Store 上架仅仅一年半,便成为第二大最受欢迎的应用,仅次于腾讯QQ。
作为腾讯的创始人之一,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张志东说:“腾讯是比较
幸运的”。腾讯公司于 1998 年 11 月成立,当时只是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
凭借着开发出适合中国用户的即时通讯(IM)产品OICQ (2000 年改称腾讯
QQ),赢得了最初的用户市场。“和上一辈的企业家相比,我们这代人的时机
是比较好的。当年选择互联网行业算是误打误撞,腾讯成立时全国的网民只有
几十万,现在有近5 亿,真是不可想象。” 张志东历数了腾讯发展的三个阶段:
1998~2004 这六年是第一次创业,是求生存的阶段,当时正是国内互联网界的
“丛林时代”,各个公司都在搏杀中划地为营,腾讯在2004 年上市,在行业中
站稳脚跟;2004~2010 年的第二个六年是求发展的阶段,这时公司有了一定能
力和规模,能够对产业进行布局;2010 年开始的第三阶段是比较困难的阶段,
如何在较大的量下面,让两万余名员工保持小公司的精神,不懈怠、对用户需
求敏感、有热情,成为一个能够自我驱动的创新组织,是摆在腾讯面前的一道
难解的命题。
腾讯的核心资产——逾7 亿的客户端,一直令业内艳羡不已却又难以望其
项背,但马化腾却说:“腾讯没有一天可以高枕无忧。”经过一次次技术创新,
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张志东认为,腾讯是一个服务提供者,是通过互联网
的形态交付的服务业企业。服务业需要无所不在的创新,因为用户对服务的体
验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不能密切的跟踪用户的变化,
不断进行微创新和突破型创新,那么必然会造成用户和竞争优势的流失。
因此,腾讯从开创至今,一直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前瞻布局、推陈出新。QQ 自
1999 年推出后,在十几年中频繁推出新版本,增加新的服务和功能。曾有网友
发帖盘点了QQ 登陆界面在历年来每一个版本的变化;世界杯、奥运会、香港回
归纪念版等等,产品细节的微小变化在不经意间承载了一代QQ 用户的时代记忆。
在“QQ 十二年:网友票选重大创新Top10”榜单上,排在前三位的创新分别为
QQ2000C 开启的多人聊天服务、聊天截屏和远程协助。
“用户反馈——改进——再反馈——再改进”的过程每一天都在各条产品
线当中反复上演。不同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品研发团队和用户感受的交互是
非常快的,新的产品或功能甫一应用,用户如果不喜欢,马上就会“把你骂得
狗血淋头”。通过用户的点击、在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抱怨等等,可
以迅速捕捉到用户的反馈。腾讯形成了“10/100/1000 法则”,即产品经理每
个月必须做10 个用户调查,关注100 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 个用户体
验。马化腾说这个方法“有些笨,但管用” 。
张志东提到,在微信之前,先后有几个团队都在研发手机通讯软件,每个
团队基于不同
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这是腾讯研发团队常见的情况。马化腾说:“在
创新面前,我们要允许适度的浪费,因为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某
些领域在早期探索阶段,存在不同路径和演进方向,需要同时有两至三个团队
推进。公司机制上允许这样的“浪费”,通过这样的“内部试错”,才会增加
成功的机会。当研发进行到一定阶段,路径更为清晰后,团队之间也会进行调
整和合并。
捕捉到用户反馈之后,研发团队采取的原则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可以先以一个不太完美的形态给出回应,但是要尽可能的快,先在少量用户群
中去测试效果,如果用户不喜欢,马上回炉继续修正,如果用户喜欢,可以继
续沿着这个方向扩大验证、继续完善。马化腾指出,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坚持,
因为每一次的产品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每天能够坚持发现、修正一两
个问题,坚持一年的时间,产品的形态就会日臻成熟。对于做服务
的来说,很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