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中学语文论文
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贾桂强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以下简称《流浪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名作。2004年,该小说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它是高中阶段最难的文本之一。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对《流浪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一综述,评介几例典型教法,最后谈一谈我的教法。
一、文本的解读成果
(一)对该文本解读,大体有以下三个角度:
1.叙事学解读
《流浪人》在艺术手法上最为独特之处,就是其叙事角度的选择。多位老师从此角度解读文本。
俞秀玲认为:“小说如果不采用有限视角的叙事方式,而采用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也可以表现出反战的主题,但是,选用了有限视角,却将人感受上的有限和精神上的受限结合起来,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借助这种形式达到更进一步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越了战争的背景而成为对人类无法挣脱的普遍悲剧性命运的观照。”作者采用有限视角、内心独白的形式,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保持了一种距离,而这距离正是小说的内在张力所在,看似平淡的叙述,却潜藏着激越的情感之流。
成旭梅说:“这是一个叙事学(鉴赏)的尝试,解读(鉴赏)目标定在:伯尔以一个伤兵的外战争距离的设置使文章获得了对战争进行深入审视与思考的可能,从而使文章呈现出许多近距离战争文学难以捉摸的战争状态和远距离战争作品难以企及的思辨高度。普通却人文的视角,此即伯尔战争叙述的智慧所在,这也正是文艺最终的智慧与良心,体悟这样的匠心,才是人文学科学习的目的。”
刘卫平、王薇则论及小说的叙述策略,有“时空倒错、内心闪回和意识流”三种。其中,意识流便是从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来论述的。由于第一人称叙事的局限性,作者没有明确揭露德国法西斯的军国主义教育,而是多处暗示,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和反思空间。
也有人从局部人手。例如,王义刚抓住尼采的“小胡子”解读小说。叙述学理论认为,叙事作品的作者为了引导读者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经常在叙述过程中设置标记。小说中,“尼采的胡子”曾三次出现,“不妨将它看作是这篇小说的叙述标记之一,循此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
对于表现本文主题来讲,有限视角是最合宜的叙述角度,对于解读者来说,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读本文,不失为一种适宜的解读方式。
2.社会学解读
很多教师将这篇小说的教学指向定位在“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揭示个人悲剧的根源在于纳粹的欺骗与煽动。周广平认为,“伯尔在描写战争时,选取了看似与战争无关的物品进行精心布局,透视到内在的根源,揭示了狂热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土壤”,“作者批判的是战争背后的民族心理和性格,是悲剧背后的纳粹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土壤,而不仅仅是揭示战争的残酷性,不仅仅是批判军国主义教育的以及这种教育引起的青少年的狂热”。
叶军彪指出,“这所摆满了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作品的文科中学,象征着德国民族性格中唯美和向善的一面,也浓缩着德国的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国家无处不在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教育”,显示了这个民族性格中丑陋和“为恶”的趋向。从历史上看,德国民族性格中这种“向善”和“为恶”的趋向,总是混杂在一起的,时而成为天使,时而成为魔鬼。在伯尔看来,战后的德国民族,背负着历史的罪责,要有足够的勇气进行自我否定,祛除性格中恶的毒瘤,建立对人类正义、文明的信仰。小说意在让人们透过战争的硝烟,去反思造成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揭示战争背后一个民族的性格悲剧。
这样的解读,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刻,提升了文本解读的深度。
3.符号学解读
有的研究者,借鉴西方的符号学理论,拓宽了文本解读的视野,值得关注。黄宏武对小说中四个单体符号分别做了解释。费尔巴哈的《美狄亚》象征着复仇;《挑刺的少年》表现法西斯灌输学生要崇尚武力;雅典娜女神庙庙柱中楣,暗示了学校教育中对军国主义的崇尚;多哥的风景画,是德国法西斯殖民主义在学校里渗透的标志。同时,他也对小说中的两组关联符号做了深入分析。第一组:大选帝侯、希特勒画像、老弗里茨像和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第二组:人种脸谱像和尼采像。“这些单个的或成组的符号共同构成了符号类群,正如索绪尔所说,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关系的集合。这些符号,深刻揭露了纳粹法西斯军同主义教育的惨无人道,委婉而又沉重地批判了战争的罪恶;而作者是用符号暗示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从而使之更加含蓄蕴藉,但揭露的效果却越发深刻。”
经典的文本总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因此,读者的阅读感受,也是多元的,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3免疫失调课件(共36张PPT)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新解读《JB_T 8446 - 2013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定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一种基于伯努利吸附原理的爬壁检测机器人.pdf VIP
- ZEEKR知识自测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徐宁金枪手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2025年CSP-S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创意元素训练.doc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历年真题.pdf VIP
- 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优化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