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物营养与烹饪应用
食物营养与烹饪应用 一、谷类 营养素的特点: 1、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5%-14%,其中三种主要谷类食物(小麦.玉米.大米)中,小麦蛋白质含量最高。由于一般谷类蛋白质因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含量少,都属于半完成蛋白。相对而言,大米的蛋白质质量优于玉米和小麦。 2、碳水化合物:是所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的,大约占70%-77%,其主要形式为淀粉,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我国居民膳食中50%-70%的热能来自谷类食物的碳水化合物。 烹饪中的应用: 现在的大米和面粉,在加工方式上越做越精细,虽然在感官上越来越好看,但营养素却降低了,特别是维生素B族流失最大。 大米在淘洗过程中,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有部分损失,维生素B1损失率达40%-60%,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率可达23%-25%。在淘洗的过程中,淘洗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损失就越多。所以淘洗时,根据米的清洁程度适当的进行清洗。 在制作捞饭时,弃去米汤、大量的水溶性营养素会随米汤丢失。一般捞饭可损失67%的维生素B1、50%的维生素B2和76%的尼克酸,同时还可使部分无机盐丢失。 二、豆类及其制品 营养素的特点: 1、蛋白质:大豆含有35%—40%的蛋白质,是植物性食物中最多的,也是植物蛋白质的最好来源。由于富含赖氨酸,在食用豆类食物时应注意与含蛋氨酸丰富的食物搭配,如米、面等粮谷类及蛋类,可以提高其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2、脂肪:大豆约含15%—20%的脂肪,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油中约含85%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约占50%以上,是优质的食用油。另外,大豆油脂中还含有较多的磷脂和维生素E。 烹饪中的应用: 1、将大豆制成豆浆或豆腐。 在磨浆前将大豆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就能使大豆里的植酸酶活性上升,植酸被分解,提高了钙、锌、铁、镁等无机盐元素的利用率。 总之,当大豆做成豆制品,就可除去许多不利的因素,而且消化利用率高。 2、烧煮豆类食物不宜加食碱。 在烧煮豆类食物时放些食碱,可使食物酥软,而且时间也短,但会大量破坏和流失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降低了营养价值。 三、蔬菜和水果 营养素的特点: 1、蛋白质及脂类:蔬菜中蛋白质含量一般都很少,仅 1%—3%,但鲜豆中的毛豆、蚕豆、发芽豆、豌豆可达12%左右。一般情况下,除鲜豆类及部分蔬菜蛋白质含量略高一些外,多数蔬菜和水果的蛋白质含量均不超过2%,脂肪的含量也极低,一般不超过0.5%。 2、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以及木质素等,根茎类含量较高,如土豆、山药、芋艿等含量在15%以上,红皮红薯高达30%,南瓜、胡萝卜、西红柿有较高的果胶,其中甘薯、南瓜、西红柿、胡萝卜含糖量较高。相对而言,蔬菜中纤维素含量较丰富。 烹饪中的应用: 蔬菜中的许多维生素遇热容易被破坏,其中以维生素C最为明显。一般来说,蔬菜加热时间越长,维生素损失愈多。因此在烹调中掌握好火候可减少营养素的破坏。据测定:较鲜蔬菜以旺火快炒,维生素C可保存60%—70%,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可保留76%—94%。如果用温火、文火长时间慢炒、慢煮,维生素的损失要高的多。适当加醋勾芡可避免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很多人洗菜时喜欢将它们浸泡一段时间,这也会造成蔬菜的 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损失。 蔬菜的合理加工:最好用流水冲洗,不可在水中浸泡;煮菜时要等水开后再将菜下锅;焯菜要在水沸腾时放入,尽量减少菜在水中的加热时间,焯完的菜不要过量地挤去其中的水分;食用时最好将汤和菜一起进食 。 四、畜、禽、肉类 营养素的特点: 1、蛋白质:畜肉蛋白质含量占10%—20%。 2、脂肪:一般来说,畜肉的脂肪含量高于其他食物,特别是畜肉中胆固醇含量也高于其他动物,胆固醇含量瘦肉中为80毫克/100克左右,肥肉较高,达109毫克/100克,而内脏为200毫克/100克,脑中的含量最高,达3100毫克/100克,鸡肉中含量为117毫克/100克,鸭肉80毫克/100克。 3、碳水化合物:畜、禽中含量极少,瘦猪肉的含量为1%—2%,瘦牛肉为2%—6%,羊肉为0.5%—0.8%,兔肉为0.2%左右。 烹饪中的应用: 畜、禽类食品在烹饪加热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不大,而且经烹调后蛋白质更利于消化吸收。从肉类的烹调方法来看,炒、爆、熘、蒸的方法优于炖、煮。 炖、煮的烹调方法可以使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炸的烹调方式维生素损失最大。如维生素B1损失45%,维生素B2损失43%。 煮的烹调方式维生素B1损失42%,维生素B2损失18% 焖的烹调方式维生素B1损失30%,维生素B2损失10%。 猪肉切丝用炒的的烹调方式维生素B1可保存87%,用蒸肉丸的方式可保存53%,而用清炖肉丸的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