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生产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出处:宝山中心信息 作者:不详 主办:广元合作经济网 2007年03月06日
一、概况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裴氏球盖菇、裴氏假黑伞。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
大球盖菇菇形圆整、色泽艳丽、气味清香、口感柔和,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食用菌珍稀品种。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采用以稻草等秸秆进行大球盖菇生产,能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宝山区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科技项目课题组经2年的研究及试验,已初步掌握了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现制订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以供区内广大食用菌栽培户参考。
二、形态特征
大球盖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3~10厘米,菌盖湿润时表面有粘性,颜色似葡萄酒红褐色。菌肉稍厚色白,菌褶初为污白色,后渐变成灰白色,菌褶直生,排列密集。菌柄近圆柱形,柄长5~15厘米,菌环位于柄的中上部,菌环厚,膜质,上面有深沟纹。孢子印紫黑色,孢子椭圆形。
野生大球盖菇从春至秋生于林中、林缘的草地上或路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地。
三、生物学特性
1、营养 营养物质是大球盖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获得丰产的根本保证。大球盖菇的营养物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碳源有葡萄糖、蔗糖、纤维素、木质素等;氮源有氨基酸、蛋白胨等;此外还需要微量的无机盐类。稻草、麦秆、木屑、部分棉籽壳等可作为培养料,供给大球盖菇生长所需要的碳源。麸皮、米糠等可作为大球盖菇氮素的营养来源,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及辅助的碳素营养。
2、水分 水分是大球盖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因子。菌丝在基质含水量65%~80%的情况下能正常生长,其中最适含水量为70%。子实体发生阶段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5%~95%。
3、温度 温度是控制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
3.1 菌丝生长阶段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5~36°С,合适生长温度是24~28°С。
3.2 子实体生长阶段 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范围是4~30°С,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2~25°С,子实体生长合适温度为16~20°С。
4、光线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可以不要光线,但散射光对子实体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实际栽培中,栽培场所选择遮荫棚,成效更好,具体表现在菇的色泽艳丽,菇体健壮,产量高,质量好。
5、氧气 大球盖菇是好气性菌类,新鲜而充足的氧气是保证其正常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在菌丝生长阶段对通气要求较不敏感,而子实体生长阶段需特别注意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为获得优质高产创造良好条件。
6、pH 大球盖菇适应微酸性的环境,在pH值4.5~9均能生长,但以pH值6~7为适宜,菌丝在稻草培养基上可正常生长,原因是菌丝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使培养基pH值下降,造成菌丝在稻草培养基上可正常生长。
7、土壤 复土能促进大球盖菇子实体的形成。复土以园林中的土壤较为合适,切忌用砂质土和粘土。土壤的pH值以6~7之间为好。复土在使用前需经消毒。
四、栽培技术
1、栽培材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其中以新鲜的晚稻草为较好。
2、栽培方式 室外大田栽培。
3、栽培季节 以春秋季栽培为好,一般按排在当年9月至翌年3月止。
4、栽培场所 以室外大棚遮荫栽培为好。
5、培养基配方
5.1 稻草80%,杂木屑20%,含水量掌握在65%。
5.2 稻草(切碎)33%,杂木屑30%,棉籽壳20%,麸皮15%,石膏1%,红糖1%,含水量掌握在65%。
6、浸草预堆
6.1 稻草浸水 在建堆前,稻草必须吸足水分,晚稻草质地较结实,浸草时间需2天2夜。若用水池浸草,第2天需换水。已浸泡过的稻草,让其自然滴水12~24小时,使其含水量达70%~75%。检测可用手测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一把,将其拧紧,观察水滴渗出情况,如水滴是断线的,表明其含水量为适宜。
6.2 预堆发酵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可不必经过预堆发酵。只有在白天气温高于23°С以上时,为防止建堆后草堆发酵,温度升高,而影响菌丝的生长,才需要进行预堆。
7、建堆播种 前面的工序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建堆。每平方米用干草量20公斤左右,一般堆3层,每层草高度在8公分左右。播种可用点播或层播。播种完毕后,在草堆上加盖复盖物,复盖物可用旧麻袋、草帘、旧报纸等。
8、发菌期管理 大球盖菇在发菌期有其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