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河南经验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河南经验
科技创新:是河南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10多年来,河南以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总量1/10以上的粮食,每年外输粮食或粮制品300多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丰收奇迹从何而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摇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打折……专家们给出的种种答案中,矢志不渝地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不断向科技要粮食是共同的答案。
近年来,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重点推广了机械深耕、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旱作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关键性耕作技术。全省万余名农业科技人员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成为粮食丰收的“守护神”。现在亩产“吨半粮”已是家常便饭。在鹤壁市浚县王庄乡,2010年已创出3万亩连片小麦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611.6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淇滨区矩桥镇刘寨村小麦万亩示范方更以平均亩产695.4公斤,刷新了全国万亩连片小麦平均亩产最高纪录。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河南小麦已经历了10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都释放出巨大的增产能量,能使粮食单产提高10%以上,品种创新已成为河南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年增20%
科技缔造了丰收,加工创造出增收。粮食的分量不言而喻,国家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粮价也不现实,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现象,将会长期存在,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如何让这片土地生长出更多的财富?在这个问题上,河南几届领导班子的思路始终一以贯之:把农产品转化成食品,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迅速发展成为河南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到2009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已突破300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河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有多大?以双汇集团为例,每年就可加工生猪1500多万头、羊1000多万只、牛50万头、鸡肉和鸡蛋4万吨,转化粮食60多亿公斤。而全省每年已可加工粮食700多亿斤,肉类140多亿斤,奶类及奶制品80多亿斤,禽蛋80多亿斤。
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导向和购销订单,不仅保证了河南农产品的销售和增值,还反过来带动了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目前,全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向优势产业集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一批以优质专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以黄河滩区奶牛、中原肉牛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以及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以洛阳牡丹、开封菊花、许昌花木、信阳茶叶、焦作怀药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达6242万亩,养殖基地养畜量6591万头,养禽量8.3亿只。产业链条一头连着耕地,一头连着加工厂,随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崛起,农田正在成为产业化的“第一车间”,“种粮食”变成了“种工厂”。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发动机
河南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壮大了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以科迪食品集团为例,该企业是以做“农”字文章起家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该企业一头深深扎根“三农”,一头连着大市场,走出了一条“种、养、加结合,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形成了科、工、农、牧、商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带领当地十多万人进入产业化经营。作为近两年全国乳业的一匹“黑马”, 科迪食品集团围绕培育优质奶源基地,不仅带动了周边奶牛饲养户10000余户,还辐射拉动周边30多个乡镇、30多万农户种植芦笋、甜玉米特种蔬菜和牧草,养殖、种植两项就每年给当地农民增加收入2亿多元。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省13000多个农业产业化组织中龙头企业达6248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有500家,3亿元以上的100多家。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2.3万人,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业吸纳就业12.6万人。全省约有1052万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进入市场,有6000多万农民人均从农业产业化中增收近2000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锋认为,在河南,农业龙头企业无疑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尽快实现的重要力量。没有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消化吸收,直接销售初级农产品的农民,受困于卖粮难,难以实现增收;没有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河南农业将一直深陷卖原粮的发展窘境,那么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提升当地财政收入的多重发展目标,也将成为空谈。通过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大、最直接、最现实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