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理论的大体答题思路
新闻理论的大体答题思路(抛砖引玉帖)
一定要结合事例,多举几个例子会为自己争取多一点的机会一、解释题:思路:1.概念、提出背景、表现内容(宏观微观、正面反面、合理性和缺陷性)、特征2.意义以及研究的立场3.对我国媒体业的意义(将解释题当作简答题回答)二、简答题1.名词解释2.提炼观点简明扼要。3.分析题干要求,选准角度。4.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分析5.结合实际分析意义(政治经济、全球化、语言、外交、国家形象、传媒业)6.对我国的启示(将简答题当作论述题来答)三、论述题1.提炼观点简明扼要。2.理论代表人物、理论研究成果(背景)3.选准角度各个击破(宏观微观、表面实质、合理缺陷)4.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和预测5.辩证回答问题加上对导师的研究动态的理解6.结合实例,注意分析的同时要结合社会热点7.产生的意义(政治经济、全球化、语言、外交、国家形象、传媒业)8.对中国的启示,即现实意义。(将论文当作论文来答)答题时,先要大体浏览一下试卷,看看分值,快速分配一下时间。上面提供的只是思路,并不是每个题都需要这么回答的。但是三个小时的时间千万不要留空,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拼命写。同学还给了我一个思路,说答题的时候适当地写写哪个大师在那本书上写了什么很能赚分的。就这么多,我的同行们的经验肯定比我的更高明,期待我的愚见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08新闻个人小谈
说实在的,我的经验完全不是经验,论坛上高人很多,比我的分数也高~~~多了(延长音,因为高人们的分数的确比我高太多了),我只是想以这种方式小小地表达一下我的感激,以感激当时我在备考之时曾经给过我很多帮助的好心人和高人们。[b][color=Cyan]关于考研:心无杂念,一心一意[/color][/b]我考研的目的其实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比起我的同学来,他们的目标和志向比我高远多了。我只是一只远飞的燕子,离家久了,想回到南方大地温暖的怀抱。其实我的本科阶段无论是从学校来说还是从专业来说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当然比较局限于北方),班里有去四大的(当然在有些人看来也许四大只是so so而已)有去银行的,还有进了公务员队伍的。班里考研的人不多,五个人保送,五个人考,因此考研军队就比较势单力薄,在找工作的大形势下,意志不坚定一点点,就可能受到动摇。还好,我们五个人在班级专用教室世外桃源般的保护下,很坚强地走下来了。考研期间,其实诱惑是很多很多的,这一点要在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都想清楚,要不然不仅走不下来这条路,也很容易让自己身心疲惫。我也曾小小地受到保研的诱惑,不过在爸妈执着的反对下以及自己对国际政治实在没有太多的兴趣下毅然放弃,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在去年的十一期间,我还疯狂地投了很多份的网上简历,以图做两手准备,不过后来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很多网上简历很可能投了之后就杳无音信了,这种情况很容易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导致自己的心情一直低落好几天,影响学习的效率。关于如何排解自己郁闷的情绪,我主要采取一下几点:1.听音乐,我基本上把可以带的东西都带到了专用教室,收音机、杯子、咖啡什么的教室都有,实在学不下去的时候,就适当地小资一下,听一下音乐喝一杯咖啡,当然不要太过于沉醉在其中~学习最为重!2.逛操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有了这个习惯,习惯带着耳机去操场走走,散心锻炼两不误。3.好好地吃一顿。学习效率低,那还不如和朋友出去吃一顿好的,也当是适当地给自己减减压,再说了,吃饭嘛,大家都是要吃的,是另一种方式的节省时间。[b][color=Cyan]参考书目:兵不厌诈,书不厌多[/color][/b]这个问题我当时在准备考研的时候也老问老问的。现在就我个人觉得在时间充沛的情况下,书是看的越多越好。当然我看的书是少之又少,因为我比较懒。[color=Cyan]上外招生简章上的参考书目是必看的,当然关于这几本书可以有所侧重。[/color][color=Red]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color][color=Blue](翻阅往年的真题,都可以发现很多题基本上都是书上原模原样有的)[/color]2.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color=Blue](记得有个学姐说过:胡曙中老师在课堂上说这本书太难了,要考就考麦克卢汉的地球村。但是个人觉得虽然书写的比较难,但是看过一遍总比一遍都没有看过要好,至少可以起到一点点小小的心理作用o(∩_∩)o…)[/color][color=Red]3.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color][color=Red]。[/color][color=Blu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