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食品安全论文.docVIP

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食品安全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食品安全论文

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食品安全论文 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 文 墨菲 提到“玉液琼浆”,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美酒”、 “佳酿”。酒是世间五谷之精华,是千百年传承至今的中华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符号。 “无酒不成席”、 “无酒宴不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些都表达了大众对于“把酒言欢”的认同。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如今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酒的价值,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适度饮酒对健康还是很有益处的,关键就在一个“度”,任何与人有关的事物,超过了这个“度”,都可能是有害的。 现代研究表明,白酒的保健功能大于红酒。因为中国传统酿造的白酒采用的是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方式制曲、多维微生物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在固态蒸馏过程中将风味物质进行了选择与强化。而且,白酒的生物活性成分有1500多种,这些成分能够缓解酒精伤害,能增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等。我们并非怂恿大众豪饮,而是力图还原“酒”的本色和它的医疗、保健、养生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里, “酒”和“医”有着不解之缘。古之“臀”字从“酉”,而“酉”就是盛酒的器皿,代指“酒”。所以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 中国是人工酿酒最早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很多陶制酒器。殷商时代,酿酒业更加普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所酿之“酒”一开始就与“药”有关。或者说,先人造酒,既为食,也为药,食与酒同源,酒与药相和。在罗振玉考证的《殷墟书契前记》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 “鬯”是什么呢?对照汉代班固《白虎通义》可知, “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一,说白了,就是药酒。 到了周代,饮用药酒治病强身的习惯就已经很普遍了。西周时期,还设有“食医”官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掌管饮食营养的医生”。 《周礼》中有“医酒”的论述,汉代《说文解字》更明确提出,“酒,所以治病也。”《黄帝内经》中对酒在医学上的作用做过专题论述,其中提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讲“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都说明古人对用药酒治病是非常重视的,疗效也是十分肯定的。 汉代,随着中医方剂的发展,药酒便渐渐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隋唐时期,药酒使用更加广泛。孙思邈在《千金方》等著作中记述的药酒方就有116种之多。宋元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出现了制曲和酿酒的专著《酒经》,而且在“煮酒”一节首次提及“加热杀菌以存酒液”的方法,比欧洲要早数百年。对药酒功效的理论研究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古法服药,多以酒者,非特定通血气而已,亦以养阳也。” (见《圣济总录·治法汤醴》)明确指出了药酒不光能“通气血”,还有调五脏、补肝肾和脾胃的“养阳”之功。治病又养身,有病治病、无病强体、标本兼顾、治防结合的保健意识普遍通行。 元明清三代,随着酿酒工艺的不断发展提高,有些药酒不但具有治病、强体、益寿延年的优点,而且口味醇正,成为风行一时的名酒,其中的极品还成了宫廷御酒。值得一提的是清朝著名的“十大宫廷贡酒”。这十种酒都是皇帝亲尝御赐,口感极佳。其中唯一一款具有明确治疗功能而且让皇帝疗疾受益的“玉液琼浆”就是“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创制于乾隆四年,也就是公元1739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鸿茅药酒可以算作是药酒的“巅峰之作”。这是药酒史上融汇古今、贯通中蒙药方酒剂的集大成者。它共有67味动植物药材组方,以内蒙古凉城特有的山泉水纯粮酒酿制。鸿茅药酒延续近三百年的神秘“八步古法”配制技艺,于201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利在当代的活态传承典范。 鸿茅药酒诞生至今,承载的都是带有传奇色彩的史实故事,而不是牵强附会的神话传说。史书记载, “鸿茅药酒”与“走西口”文化有关。 清乾隆年间,人口剧增,耕地不足,政府移民。 “走西口”就是指今山西等地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谋生,晋文化便与游牧文化在内蒙古凉城县交汇了。据《凉城县志》记载,晋中大医王吉天在往返口外行医经商时途经凉城,被这里独特的岱海和有遍地药材的蛮汉山所吸引,遂举家迁居于此。当时边塞之地,风寒湿邪侵扰,百姓苦不堪言,大小病不断,且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王吉天便苦心钻研,将蒙医药的特点与中医药结合,选择了共融共通的“酒”作为承载物, “融数方为一方,合数法于一法”,创制了67昧大组方的鸿茅药酒。众法归一,以一当十,但凡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虚腰酸、气虚血亏等杂症,每天两口鸿茅药酒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