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飞利浦最初二十年:从灯泡工房到欧洲第三大照企.docVIP

揭秘飞利浦最初二十年:从灯泡工房到欧洲第三大照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秘飞利浦最初二十年:从灯泡工房到欧洲第三大照企

揭秘飞利浦最初二十年:从灯泡工房到欧洲第三大照企-电气论文 揭秘飞利浦最初二十年:从灯泡工房到欧洲第三大照企 张焜杰 闻名天下的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成立超过120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过去,与美国的通用电气(GE)、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日本的东芝(Toshiba)并称全球四大电子集团。 四大集团,共同的特色都是从电灯泡这个改变人类历史的科技产品开始发迹,进而拓展了真空管技术,开发出了医疗用的X 光管、收音机与电视的真空管,最后投入半导体产业,成为全方位的电子王国;不同的是,飞利浦的竞争者们,得天独厚地拥有母国庞大的内需市场,而飞利浦的母国荷兰,至今仍然只是个拥有区区1600 万人(比台湾还少)的低地小国。 创业之初,飞利浦在美国与德国的专利诉讼夹杀之下求生,从一个位于安荷芬(Eindhoven)小小的红砖工房开始,在短短20 年间成长为欧洲第三大的照明公司;接着,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抓住了千载能逢的机会,借着各国抵制德国产品而垄断了欧洲;更一举打下无线电收音机市场,发展自有专利技术,将竞争对手抛诸脑后。 小国如荷兰,如何能诞生出一个电子帝国? 时间拉回到1895 年1 月,新年刚过,深锁眉头的安东· 飞利浦(Anton Philips)背着行囊,从繁华的阿姆斯特丹来到了南方乡下的小村庄安荷芬。他年方二十,刚从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学校毕业,打算一展长才,却收到父亲与大哥的家书,要他来家里的工厂帮忙。 尽管安东心中有千百个不愿,但是想到父亲的灯泡工厂才刚度过一场财务危机、现在人手短缺,那些唠叨抱怨的话到了嘴边,也只能硬生生地吞了下去。最多半年,安东心想:帮父亲跟大哥渡过这个难关之后,我就要回阿姆斯特丹去。他走到了那间小小的灯泡工厂前,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门。40 年后,他将这座小工厂推向了世界的顶点。 飞利浦父子三人 1891 年,身兼烟草贸易商与银行家的菲德列克·飞利浦(Frederik Philips), 与长子赫拉德(GerardPhilips),一同在安荷芬创立了飞利浦灯泡工厂(PhilipsLight bulb factory NV)。灯泡这个新玩意儿,才刚被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出来12 年,造价昂贵,并不普及。但是热衷电子工程的赫拉德认为灯泡终将改变全人类的生活,与父亲一起投入了这门新事业。 尽管赫拉德有工程学位,但是对于灯泡这个新产品也是相当陌生。创业不到两年,就因为良率太低、成本太高而亏损连连;更因为灯泡在市场上还不普及,消费者缺乏购买意愿,造成荷比卢一代许多看准照明产业而投入的工厂纷纷闲置、倒闭。欧洲人只愿意买德国厂商西门子与AEG 生产的灯泡:尽管昂贵,但是质量精良。 飞利浦父子俩人很快就要把资本给烧完了,但是他们觉得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只是时机未到,于是他们决定再赌一把:父亲菲德列克把家产都投入到灯泡事业上,并且把小儿子安东,从阿姆斯特丹找回来,担任公司的业务员。 年轻的安东小哥哥赫拉德16 岁,精力旺盛,善于辞令。在阿姆斯特丹学习证券交易的训练,让他成为一个干练的谈判者。赫拉德沈稳务实,专注于提升灯泡的良率与寿命;安东处事圆滑讨人喜欢,分担了哥哥不擅长的业务工作。而他的加入,扭转了飞利浦灯泡工厂濒临倒闭的命运。 首先,他与哥哥一同着手改善生产质量的问题。当时低地灯泡工厂必须有着许多玻璃师傅,以吹制的方式制造灯泡的外壳,因此玻璃师傅的手艺决定了工厂的良率。赫拉德与安东设计、导入了第一条机械化的玻璃灯罩生产设备,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良率,同时缩短了生产的时间,让产能升级,拉低了单位成本。 年轻的安东,察觉到灯泡的普及率太低,而荷兰国内的市场规模太小,根本支撑不起灯泡产业;若要扩展销售量,唯一的方法就是拓展到国外市场。当时欧洲诸国之间的贸易障碍并不存在,欧洲大陆内的国际贸易盛行。尽管如此,身为公司唯一的业务员,安东却只懂得荷语,根本无法做国际生意。 语言障碍并没有阻碍安东拓展市场的决心,他拎着一只皮箱,装着大大小小各种灯泡,买了张车票,跳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靠着比手画脚,加上质量改善后的廉价灯泡,他竟然接下了一张俄罗斯的大订单,让公司第一次赚了钱。此后,他陆陆续续得到许多俄国生意,正式成为飞利浦公司的王牌业务员。 善谋者得天下 短短3 年内,飞利浦灯泡业务成长5 倍以上。在业务订单上取得重大进展,让安东更有自信地在其他领域展现他的商业才华。首先,为了满足迅速成长的订单,必须扩展工厂的产线—这是个旷日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