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以及建筑图析应用——温州龙湾文化中心项目设计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以及建筑图析应用——温州龙湾文化中心项目设计-建筑论文
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以及建筑图析应用——温州龙湾文化中心项目设计
陈扬帆 李小波Chen Yangfan Li Xiaobo
摘 要:通过对温州龙湾文化中心工程设计的总结,从建筑形体构思、建筑环境的表达和空间秩序的构建,来探求建筑图析方法的运用,以及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现。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图析;空间与秩序
作者简介:陈扬帆( 1975-),男,浙江永嘉人,浙江省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李小波(1976-),男,浙江苍南人,浙江省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5)08-0110-04
1 前言
龙湾文化中心是龙湾区行政中心区的单体项目之一,是龙湾区政府确定为发展公众社会文化事业、反映现代城市风貌、展现山水文化、凸显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工程。
本文通过对龙湾文化中心项目设计的总结,追溯建筑图析在方案构思中的运用,并探求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2 项目背景
龙湾区是浙江省温州市辖区,位于温州东部,有着悠久深厚的瓯越文化。
根据龙湾区城市中心区规划,项目选址于行政中心中轴线稍偏东南的位置,与区政府大楼前行政广场的东南角隔着永宁路,在城市公园的东北角。用地东邻府东路,南接绿化公园,西为水体景观,其南、西、北三个方向视野开阔,景观秀美,地理条件优越;低于30% 的建筑密度及低于0.53 的容积率提供了良好的规划设计条件,使建筑总体布局可以相对自由地构思。
龙湾文化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17610m2, 总建筑面积12259m2。它是由大会堂和文化馆组合而成的综合体公建:其中大会堂建筑2361m2,内设800 座剧场;文化馆建筑面积5740m2;地下室建筑面积3654m2。
方案通过对项目用地的实地勘察及对龙湾区行政中心区总体规划的分析,形成方案设计的构思基础: 将本案建筑塑造成一个相对活跃的点,植入该片区总体相对规整的建筑群体中,赋予建筑强烈的雕塑感以及独有的地域特征,融于自然环境 。(图1)
3 空间形态与地域性
方案构思来源于对场地特点的集中反映。文化中心作为公园及广场边缘的一栋建筑物, 不应仅是一栋“房子”,而应该是一座具有雕塑感的建筑艺术品。如何消解建筑的体量,让其融入整体的景观环境中,与水体、绿化空间、行政公园、远处的山体对话,成为环境景观的一部分,是项目设计的出发点。
我们通过对几何上抽象形式的组合,描述各种尺度的空间关系;比例的推敲、秩序的塑造,使我们摆脱表面上的“风格”化应用,而深入到空间创造的本源中。设计概念最初解释为在公园中生长出来的一道缓缓的弧线,将多个功能体以水平几何形态有机地串连在一起,弧线的两端坡向大地,最终与大自然对话、融合。(图2)
建筑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而且应成为都市文化的载体。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1]。
文化中心的大会堂与文化馆两个功能从技术角度分析,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块, 如何把功能较为复杂的不同部分有机组合在一起,使用便捷又利于管理,并符合整体城市设计要求,是设计的技术层面;而从建筑形态中体现龙湾区当地现代建筑特色,彰显深厚的地域文化,这是设计的精神层面。两个层面之间有必然联系又相互制约,我们力求在建筑艺术形式与理性的功能、技术之间,建立一种完美的平衡。
本案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它的底蕴,最终从当地“龙舟”的形式中提炼出一种有力度但不失浪漫、有规则但又有变幻的造型特质。温州地区水系发达,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龙湾一带都举行划龙舟活动,各村委会组织龙舟比赛,并有一系列民俗活动。龙湾当地的“龙舟”呈梭形,在平时不使用的时候,倒立着摆放在祠堂,等待着人们的启航。方案设计抽取“龙舟”的形态,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上呈“梭”型设计,以具有优美曲率的弧形屋顶覆盖两大体块,形成一个整体,意喻停泊于龙湾,期待启航的龙舟,具有良好的象征意义。 ( 图3)
设计创作的灵感还同龙湾地区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包括附近溪碧谷幽的瑶溪,群峰突兀拔萃的大罗山等。大会堂的建筑体量呈石块状,配以精巧的立面开洞,与远处的大罗山呼应,雄浑硬朗,意蕴历史之石,现代之石。而南侧的文化馆以曲线的玻璃体块包裹,与近处的公园水体对话。两个体块各自以水平向舒展,通过中间的架空平台连接,虚实对比强烈;弧形的金属屋面将两个体块统一成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十三五”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方向-畜牧渔业论文.doc
- 我国七大陆路进口天然气通道.doc
- 我国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回顾与展望.doc
- 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doc
-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总体战略与推进路线图设计-环境生态论文.doc
- 我国国家公园法律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进-环境生态论文.doc
- 我国工业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设计-环境生态论文.doc
- 我国政府网站设计的规范化研究.doc
- 我国深层沉积学步入快速发展之路——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沉积学教授朱筱敏.doc
-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环境生态论文.doc
- 斑马鱼SAA蛋白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菌结合研究.doc
- 新《环保法》对政府环境责任规定的突破及落实建议-环境生态论文.doc
- 新《环保法》生效后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之评析-环境生态论文.doc
- 新商业模式或破局智能——访Gartner研究部副总裁Tracy Tsai.doc
- 新常态下中国商用车行业的转型与升级——聚焦中国商用车高峰论坛.doc
- 新常态下,共谋发展新机遇——记2015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doc
- 新形势下专用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考.doc
- 新时期企业人事信用档案建设的创新路径-科技创新论文.doc
- 新法威慑力初现 环境执法面临新挑战-环境生态论文.doc
- 新版志超标准委和规定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能超过49吨.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