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六章 节 发热.ppt
3. 发热中枢的调节介质及作用 (1)正调节介质 ① 前列腺素(prostagladine E, PGE2) ④ Na+/Ca2+ 比值 ③ 环磷酸腺苷(cAMP) 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⑤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 证明一个因子与一个事件属于因果关系,关键是改变因子的浓度,事件的强度也随之改变。 以cAMP与发热的关系为例说明。 发热时,脑脊液中cAMP含量升高。 因果?伴随? AMP cAMP 5?AMP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①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茶碱(theophiline)能增高脑内cAMP含量的同时,增强EP的发热效应; ②PDE激活剂--尼克酸(nicotinic acid)则有相反的效应; ③给动物注入二丁酰cAMP,动物迅速发热。 ? cAMP是EP性发热的中枢介质! (2)负调节介质 ① 精氨酸加压素(AVP) ② ?-黑素细胞刺激素(?-MSH) ③ 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 (3)热限(febrile ceiling) 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oc,通常达不到42oc,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特定范围内的现象。热限是机体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对于防止体温无限上升而危及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发热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1. 体温上升期 产热 ? 散热 2. 高温持续期 产热 ? 散热 3. 体温下降期 产热 ? 散热 I II III I体温上升期;II高温持续期;III体温下降期; 调定点动态曲线;~体温曲线。 图5-4 典型发热过程的三个时相 * 第六章 发热 (Fever) 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体温。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0℃左右。在一昼夜间人体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人体温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女性的平均体温略高于男性0.2℃。 一、概述 Homeostasis (36℃ ~37℃) Activates heat-loss center in hypothalamus Skin blood vessels constrict Skeletal muscles activated, shivering begins Skin blood vessels dilate Sweat glands activated Imbalance Imbalance Body temperature decreases Activates heat-promoting center in hypothalamus Hot stimulus Blood warmer than set point Cold stimulus Blood cooler than set point Body temperature increases 体温升高=发热? 生理性体温升高:剧烈运动、月经前期、 精神紧张 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 调定点上移。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超 过调定点水平。 发热(Fever)——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37.50C)时,称为发热。 发热的定义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过热 发热 无致热原 体内因素 周围环境温度过高 有致热原 病因 调定点无变化或损伤 效应器障碍 调定点上移 发病 机制 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 体温可较高,有热限 效应 物理降温 对抗致热原 防治 原则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 发热是疾病的重要信号; 发热反应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包括体温的升高,内分泌、免疫和诸多生理功能的广泛激活、急性期反应物的生成等 。 —过热 —发热 —生理性体温升高 ---调定点 二、发热的病因与机制 (Causes and Pathogenesis) 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EP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介质的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机体产热增加和散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