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表现骨髓增殖性疾病20例临床分析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表现骨髓增殖性疾病20例临床分析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rative disorder,MPD)是一组以骨髓增生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率不高,大多累及中老年人群,近年有发病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这类疾病易并发血栓和重要脏器的栓塞或梗死等并发症,常常以心脑血管疾病为首发表现,容易被缺乏经验的医生延误诊治。现就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以心脑血管疾病为首发表现的20例患者做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女8例,男12例,年龄62~81岁( 平均75.6岁)。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4例。均符合2008年WHO推荐的MPD诊断标准[1]。
1.2 临床表现
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为表现的患者8例,ECG有缺血表现,均其中3例PCI证实为多支病变,单支狭窄程度在75%以上。以脑梗塞为表现的患者12例,均经颅脑CT或MRI证实。
1.3 治疗
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羟基脲口服,病情严重者可同时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根据外周血象调整用药剂量。
1.4 结果
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12例脑梗塞患者有5例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余7例完全康复,且在随访过程中未再出现反复的血栓栓塞情况。
2 讨论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MPD)由于其肿瘤性特征,2008年新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慢性髓系肿瘤分类中“MPD”一词已被“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所代替,最新的分类仍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F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eytosis,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归类于BCR/ABL阴性MPN[2]。2005年,Baxter等[3]发现在PV、ET及PMF患者中存在JAK2V617F突变,此后又有多位学者证实MPN中存在JAK2V617F特异性表达[4-6]。JAK2V617F可引起JAK/STA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一系列调节细胞生存的细胞因子过度生成并最终引起上述疾病发生。血栓栓塞为MPN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于某些不典型患者,在疾病早期甚至仅表现为不明原因血栓形成而无明显血液学改变[7]。
夏亮等[8]发现JAK2V617F在MPN患者中存在较高表达(总突变率66.4%),尤其在PV患者中高达82.6%。自JAK2V617F发现之后,目前该突变位点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PV的敏感而重要的指标之一,2008年WHO已将其作为PV的主要诊断指标之一。按照2008年WHO的诊断标准,JAK2突变阳性,血红蛋白升高(男性185 g/L,女性165 s/L)及骨髓红系细胞明显增生即可诊断PV,即使Hb低于以往WHO规定的指标值,但持续超过正常值20g/L也可以确诊PV。对于JAK2V617F阳性者,BPC持续大于450×109/L及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患者,即可诊断ET。由于尚有约50%的ET及PMF患者JAK2V617F阴性,因此,即使JAK2V617F阴性也不能排除上述两种疾病,但作为ET和PMF组织学诊断的补充,阳性结果可以排除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或骨髓纤维化。
研究还发现年龄≥60岁患者血栓发生率显著增高,提示年龄≥60岁亦是MPN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之一[8]。JAK2V617F阳性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故对JAK2检测阳性的MPN患者,尤其是年龄≥60岁的老龄患者,临床上应密切随访观察,警惕血栓发生,如有必要应及时行抗凝治疗,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对
于不明原因的血栓患者,可行JAK2V617F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潜在MPN,降低误诊率,改善长期预后。
参考文献
[1] 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后JAK2突变时代的几个临床问题.白血病?淋巴瘤,2010,19:4-7.
[2]Tefferi A,Vardiman JW.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myeloproliferative
ncoplssms:the 2008 Wodd Health Organization criteria and point-of-care diagnostic algorithms.Leukemia,2008,22:14-22.
[3]Baxter EJ,Scott L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航天器姿态的描述与姿态动力学.pptx VIP
- 高中英语教学竞赛公开课、班会课件——2025年英语全国一卷读后续写思路讲解专项课件.pptx VIP
- 新闻宣传专题培训课件.pptx VIP
- 新闻宣传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春新版教材).docx
-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技术指南.pdf VIP
- 基于快速近似碰撞攻击视角下的Grain类对称密码算法安全性深度剖析.docx VIP
- (高清版)DB31∕T 1374-2022 垃圾房技术要求.docx VIP
- 扫频仪使用指南.docx
- (word完整版)小学奥数全部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