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珊瑚骨骼形成过程及发育阶段
珊瑚骨骼形成过程及发育阶段
摘要:珊瑚有单体和复体之分。有的珊瑚虫终生单独生活,分泌的骨骼独立存在,称单体珊瑚;有的珊瑚虫过群体生活,每个珊瑚虫所分泌的骨骼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称复体珊瑚。单体珊瑚为有性生殖;复体珊瑚为无性生殖,即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第一个个体,再以出芽或分裂的方式繁殖形成复体珊瑚。
关键词:珊瑚虫;骨骼;发育
1 珊瑚骨骼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个珊瑚,都是由软体和硬体两部分组成的。软体(肌肉部分)称为珊瑚虫,硬体(骨骼部分)称为珊瑚体。珊瑚死亡之后,珊瑚虫易被分解腐烂或被其他动物吃掉,珊瑚体常保存成为化石。
珊瑚虫似圆筒状,它的前端有口,口的周围长有多圈触手,其形态犹如盛开的菊花。珊瑚虫的触手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以白色为主,但有些种类呈红色、黄色、灰色。所以,在现代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五彩缤纷的触手在碧波荡漾的海水中显得格外艳丽。
珊瑚体是由珊瑚虫外胚层分泌的钙质堆积而成。珊瑚幼虫经浮游生活沉落海底固着后,开始分泌钙质形成底板。随着虫体的生长,虫体继续分泌钙质形成杯状外壁。此后,虫体又分泌钙质形成纵向薄板(称隔壁)和横向薄板(称横板)。珊瑚虫随着骨骼的增高而上移,使其始终处于最末一块横板之上。
珊瑚有单体和复体之分。有的珊瑚虫终生单独生活,分泌的骨骼独立存在,称单体珊瑚;有的珊瑚虫过群体生活,每个珊瑚虫所分泌的骨骼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称复体珊瑚。单体珊瑚为有性生殖;复体珊瑚为无性生殖,即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第一个个体,再以出芽或分裂的方式繁殖形成复体珊瑚。
2 珊瑚的分类
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个纲,即珊瑚纲。根据触手数目、隔壁的生长方式和发生顺序等特征,将珊瑚纲分为:
四射珊瑚亚纲:单体或复体,隔壁仅在四个部位生长,隔壁数为四的倍数。珊瑚体表壁上有许多皱纹。中寒武世至二叠纪。
六射珊瑚亚纲:单体或复体,隔壁在六个部位生长,隔壁数为六的倍数。中三叠世至现代。
八射珊瑚亚纲:复体,每一个体有8条触手,隔壁数为8的倍数,故名。侏罗??至现代。
横板珊瑚亚纲:复体,个体细小,隔壁极少或缺失,但横板却十分发育。中寒武世至二叠纪。
日射珊瑚亚纲:复体,个体细小,常具共骨组织。中奥陶世至中泥盆世。
异珊瑚类:单体,个体细小,体壁很厚,隔壁仅在两个部位生长,每轮只生长两块隔壁。晚泥盆世至中石炭世。以早石炭世最盛。
在上述各亚纲中,以四射珊瑚和横板珊瑚最重要,它们在古生代大量繁盛,并有十分丰富的化石保存,六射珊瑚和八射珊瑚生存于中、新生代,也较重要,但我国中、新生代的海相地层不多,故这类化石很难见到;其余各亚纲的化石较少。
3 珊瑚骨骼的发育阶段
一个发育完善的单体四射珊瑚,从始端到末端,其骨骼可以分为4个发育阶段:
3.1 幼年期个体发育的早期,仅有6块原生隔壁。幼年期的珊瑚体不易保存成化石。
3.2 青年期个体大量生长发育时期。青年期珊瑚的个体大小和构造特征还未定型,隔壁一般较粗短,隔壁块数少。
3.3 成年期个体发育成熟时期。成年期珊瑚的个体大小和构造特征已经定型,隔壁数目不再增加,物种特征已经具备。
3.4 老年期个体成年至珊瑚虫死亡之前的时期。老年期生长的珊瑚体构造萎缩,直径变小,是珊瑚虫死亡的前兆。
4 珊瑚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4.1 生态
珊瑚幼虫在海水中经数小时至数周的浮游生活后,沉落海底,从此终生营固着底栖生活。因而,珊瑚的地理分布,全靠其幼虫游泳传播开来。幼虫浮游时间长的种类,地理分布广;反之狭窄。珊瑚虫以小型的自游生物和浮游生物为食,一般生活在远离海岸的温暖、盐度正常、水体流动的清洁浅海中,仅少数具特殊构造者能适应混浊水体。按生态,珊瑚分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两大类:
造礁珊瑚均为复体,包括大量的复体四射珊瑚、横板珊瑚、日射珊瑚、六射珊珊和八射珊瑚。造礁珊瑚的内胚层里有虫黄藻与之共生。珊瑚虫利用虫黄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氧气进行呼吸,虫黄藻则利用珊瑚虫呼出的二氧化碳制造养料。当珊瑚虫出现病态或死亡时,虫黄藻离去。由于虫黄藻只生活在热带浅海中,因而,造礁珊瑚的生活范围很窄,仅生存于水温20~30℃、盐度3.5%,深度不超过90m的清洁海水中,在25~29℃、水深4~5m的浅海中最为繁盛。因而,现代珊瑚礁只分布于南、北纬28°之间。
非造礁珊瑚单体和小型复体,不和虫黄藻共生,但可与造礁珊瑚共存。非造礁珊瑚的生活范围较广:多数生活在水深0~500m、水温1.1~28℃的海底,少数可生活于0℃水温及6000m深的海底。
由于珊瑚生活的环境要求很高,因此,珊瑚化石,特别是造礁珊瑚化石是很好的指相化石,可利用它来分析当时的海洋环境、古赤道位置、古纬度和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