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张洁女性意识探求历程
论张洁女性意识探求历程
二十世纪初,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等一大批女性作家走上文坛,她们以截然不同于古人的青春姿态掀开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崭新篇章,也掀起了二十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张洁是这场时代大合唱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位。1978年,当别人还沉浸在“伤痕”之中不能自拔时,张洁以《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 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祖母绿》等一批作品步入文坛。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爱, 是不能忘记的》,到八十年代的《方舟》, 再到九十年代初的《红蘑菇》, 直到九十年代末的《无字》, 我们可以看到张洁经历了对理想爱情倾心呼唤到痛心失望的心路历程, 以及中国女性解放和自我解放的艰难历程。这一心路历程形象而真切地体现了张洁对建构中国女性独立人格的不懈追求, 反映了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化处境。
新时期以来,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时代春风,张洁以《爱,是不能忘记的》直指文学的禁区,可以称作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山之作引起文坛上的巨大反响。
小说描写了女作家钟雨和女儿珊珊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和憧憬:母亲为一份不能实现的爱而生活在精神的折磨中,女儿则为了寻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而迟迟不嫁。母亲钟雨年轻时为追求浅薄而无聊的东西和一个公子哥似的人物结了婚。然而,这是一个脱离了爱情的婚姻,没有灵与灵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婚姻不能带给她生命的愉悦,只有无尽的悲哀。年届不惑的她终于爱上了一个已婚的老干部。而老干部的婚姻同样是不理想的出于道义、责任和阶级情谊的婚姻,惟独没有爱情。当一份真正的爱情摆在了她的面前,她却无力去选择。老干部是有妇之夫,她为了一个家庭的完整和另一个人的快乐,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情。爱情和道德的矛盾造就了爱的悲剧。诚然,张洁并不是要揭示道德扼杀爱情的残酷而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而是要唤醒女性心中的爱情意识,不要把自己的终身绑架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上。
钟雨和老干部的爱情是一份超脱了世俗肉欲的爱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精神之恋。作者让这种爱的激流化为一种??灵上的交流和精神上的默契,从内心深处去感受那种爱的喜悦与颤栗所给予的精神慰藉。女儿珊珊在婚姻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想坠入婚姻和爱情分离着的境地,要寻求比法律和道义更牢固、更坚实的东西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爱情。张洁把女性意识的复苏放在女性对爱情的追求上,渴望女性能够摆脱无爱的婚姻,慎重地选择自己所爱和爱自己的人。珊珊对爱情的自觉追求恰恰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象征,在她身上寄托着作家对女性的希望和作家的理想。《爱,是不能忘记的》也就可以称为张洁爱情理想的宣言:女性不等于性,女性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有追求爱、坚守爱的权利,并且有着强大的爱的能力。
如果说《爱, 是不能忘记的》所叙写的还是一种带有理想和浪漫色彩的爱情在现实中的境遇, 那么,《方舟》则是这种理想和浪漫走向现实的严峻考验。
《方舟》中的三个女主人公曹荆华、柳泉、梁倩都是知识女性,她们从传统的婚姻桎梏中逃离出来后住进同一套公寓房。并为寻求实现自我价值而把心血全都放在了事业的追求上,但是因为她们的女性身份, 在工作上不断遭受到男权世界各方面的打击与迫害,使她们陷入孤独困窘的生存境地。面对各种艰难挫折, 她们相互帮助, 在艰难隐忍中不懈的努力。这套公寓房便成了她们摆脱现实的痛苦和不幸的“方舟”。
小说以女性所特有的尖锐、激愤和性别意识, 表现了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追求的焦灼、孤独与悲凉感受。“方舟”的意象既象征着被庇护、被救赎, 同时也意味着一种飘无定所的漂泊感, 整篇小说都笼罩着孤独无援的悲剧性氛围。作为知识女性, 她们已经意识到旧有的生存状态的无意义, 和伴随着社会改革出现的自我更新的必然, 对离婚的毅然选择和离婚后的艰难奋斗就是这种觉醒的体现。正如张洁在作品中所写:“女人,女人,这依旧懦弱的姐妹,要争得妇女的解放,绝不仅仅是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平等,它要靠妇女的自强不息,靠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认识和实现。”小说“不仅表现了女性传统角色的定位与事业的矛盾, 而且建立了独立的女性王国和女性中心话语”。因此,《方舟》就成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的、朴素的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文本,同时也体现了张洁作品作为女性文学的先导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张洁的整体创作有所改变:关注视野从社会领域收回,转入私人领域观审个体生命处于社会环境下的自身反应;叙述由受到男性中心意识认同的宏大叙事转入更具女性意识的私人性话语,语言不再温婉、柔美,而是尖锐、锋利,文体中加入了现代派的因素,作品由审美进入了审丑阶段。涉及女性问题的作品中也加入了新的层面――爱情、婚姻、家庭夹缝中的性关系。作家的文学想象由理想状态日渐放射、发散、变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