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河湟文化背景下青海省东部旅游资源开发思考
关于河湟文化背景下青海省东部旅游资源开发思考
文章对古代青海河湟区域历史文化界定及内涵试作粗浅的分析,并针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河湟文化资源开发,推进河湟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河湟文化河湟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对策建议
一、对青海东部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
1.河湟区域范围及河湟文化的界定
青海是“三江”(黄河、长江、澜沧江)之源,“三江”谓之华夏民族的摇篮。从人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多出现在一些重要河流的沿岸。比如,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埃及;公元前21世纪亚洲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夏朝;公元前18世纪,西南亚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建立了南北统一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在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公元前1000多年就出现了约20个奴隶制小国,等等。几乎所有的文明起源都离不开河流,每条大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我国从夏朝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期,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们迁徙往返最频繁的地区,莫过于今天青海东部和甘肃接壤的地区——河湟地区。河湟区域顾名思义是指靠近黄河、湟水两条河流的地方,大致包括黄河上游九曲之地和青海境内湟水谷地,具体讲是指今天青海省境内青海湖以东,包括西宁市及所属湟源、湟中、大通3县,海东地区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循化、化隆六县,海南州贵德及黄南州大部分在内的地区。然而,任何一个区域的划分都不是绝对的,它是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和人们的需要人为界定的。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对古代河湟进行地域划分的时候,这种文化的区域范围应该广得多,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界线。因为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具有传播和衍化的属性。所以,笔者认为,古代河湟文化的范围还应包括甘青交界地区、河西走廊及宁夏部分地区。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乐都柳湾出土的文物为例,发掘出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00多座,出土文化遗物4.9万余件,其中仅陶器就有3万余件。该区域平均海拔1700—2500米,是省内地势最低、自然条件最好、人口最密集、历史文化最悠久、经济最繁荣的区域,也是省内六大世居民族(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文化交融并存的沃土,为孕育河湟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河湟文化是青海东部河湟这一特定区域内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贸易地,是秦汉文化通西域文化的交融地,是长期以来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与藏文化相比较,具有更多汉文化的特征;与中原文化相比较,又具有更多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因此,河湟文化带有复杂的民族色彩和东西部文化的过渡特征,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2.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璀灿夺目的古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有乐都柳湾墓地出土的近4万件彩陶,这使河湟具有了“彩陶故乡”“彩陶王国”之称,有极高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民和喇家遗址是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灾难性遗址,有“东方庞贝”之称,可开发为世界级旅游景点;南凉古国(虎台遗址);宋代唃厮啰政权所在地青唐城(今西宁)遗址。
二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汉、土、撒拉、回族、藏、蒙古等民族民俗风情各具特色,特别是土、撒拉族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在国内所独有。河湟“花儿”也独具风格。
三是神秘、悠久的宗教文化。河湟地区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宗教寺院,如以瞿坛寺、塔尔寺、佑宁寺、夏琼寺、却藏寺、卡的喀哇寺、阿琼南宗寺、白马寺等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寺院;以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循化街子清真大寺、平安洪水泉清真大寺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寺院;西宁北禅寺、湟源南朔山、互助五峰寺等道教寺院。上述各派寺院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宗教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二、青海省东部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对青海省东部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研究不够
受人才、资金等制约,对河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许多景区景点的旅游项目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有些重要内容面临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境地。有些虽然进行了挖掘,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同时,在挖掘人文资源、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旅游商品开发方面较滞后,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综合效益低。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文化和旅游尚未形成有机结合
厚重、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