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者发飙那个转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跑者发飙那个转弯

慢跑者发飙那个转弯   七年来一直艰难维生的科信必成,如何在最近三年完成了营业额5.5倍、净利润16.6倍的大跃进增长?   “是让我讲点闹心的事儿吗?”王锦刚抽着烟,秋日阳光透过氤氲的烟雾洒在他微秃的头顶上,身上的T恤衫看上去和他一样没精打采。他刚刚结束3天8个城市的出差,不过真正让这个东北汉子感到疲惫的,还是有关“困难”的回忆,在他看来,所有曾经的难关,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根本留不下记忆。   王锦刚创立的科信必成是一家为制药企业提供速。缓、控释制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的公司,2003年成立以来长期保持着小步慢走的姿态,200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过528.93万元和72.37万元,但也就是在2009年,公司忽然发力狂飙,201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跃至3425.64万元和1270.64万元,分别增长5.5倍和16.6倍。如果你等不善言辞的王锦刚说清楚他公司在做什么,你会明白,科信必成还只是刚刚坐在喷发前的火山口上。   “制剂就是把原料药做成药品,好比把面粉变成馒头的过程。”王锦刚告诉记者,科信必成为制药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将原料做成国内外已有或者没有的可上市销售药品的所有环节(甚至包括审批环节),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一家药企要销售一种降血脂药,所做的只是跟科信必成签一个研发合同,科信必成就可以保证这种降血脂药在这家药企的药厂里实现大规模生产,并拥有上市所需的所有文件,这家药企要做的,只是做好销售渠道的管理即可。   科信必成的爆发式成长不止源于抓对了速缓控释技术这个方向,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技术“从玻璃瓶到工厂”的转化。目前,科信必成几乎没有同类竞争企业,如果说有,也仅仅是制药企业的研发部门和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在做着同样的工作,后者多半拥有高端制剂成果却只能在实验室书写春秋。   制剂是药品研发过程中离产业化最近的一步,国内很多药品因为缺乏这一步而功亏一篑。“实验室数据无法满足大生产要求,从实验室到工厂缺乏一个中试实验(介于小研究和大生产之间)环节,导致工艺参数不稳定,一放大就出问题。中试环节是我国制剂领域的薄弱环节。”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   2003年,32岁的王锦刚发现自己的想法不能在原有平台上实现,便放弃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公司副总的职位,与几个同在医药界的朋友凑了100万创立科信必成,专攻起步很晚、发展滞后的速缓控释制剂领域,他们希望为企业提供高端制剂技术服务。   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捉襟见肘。那时,资金常常是悬在这群年轻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账面最少时只有十几万块钱,多亏朋友慷慨解囊,王锦刚才渡过难关。为了生存,创业前两年他们也兼做化学药和中药的生产销售积累资金,直到2005年才完成过渡,专注制剂技术研发。   “前些年,我们—直是在‘挣扎’,现在才有了较大增长。”科信必成创始人之一、技术总监蒋海松回忆,他们的第一个产品是在地下室诞生的。   在制剂领域打开局面,很不容易。王锦刚马不停蹄地一家家拜访制药企业。第一个合作方是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厂。刚起步的科信必成主要帮他们做些审批服务跑腿的工作,严格意义上,还谈不上合作。最早的项目是为浙江华海药业研发一种治疗汤尿病的缓释药。王锦刚在一次推广会上结识华海负责人,了解他们需求之后,坚持把项目拿下来。此后,双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而王锦刚的另一收获是,他发现了推销企业的好机会一推广会。“以前国内很多研发人员放不下架子,不喜欢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卖,而我就是要把我们企业推广出去。”他开始不停穿梭于各种医药推广会,通过柜台展示、发放宣传单页推销产品。   王锦刚对机会的把握能力由上可见一斑。不少员工反映,王的市场敏锐度很强。2008年金融风暴,国外很多被裹挟的大药企把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部门砍掉,把研发业务外包出去,王锦刚趁机拉来很多业务,还引进了一大批大药企流失的人才。恰恰在金融危机时,科信必成完成了爆发增长前的准备工作。   王锦刚对市场的敏锐与其经历分不开。他从实验员、质检员、工艺员一直做到副总,十几年来把制药行业的各个环节在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公司都一一经历过了,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人脉资源。所以,与很多创业者不同,他不是从零开始。“原先单位和领导给了我太多,我的学费都在那里交了。”王锦刚说这话的时候眼中充满感激。   科信必成早先也因直接将技术从实验室进行产业化经历了很多无谓的失败。这些错误和失败,让王锦刚意识到中试实验的重要性,“如果小实验室研发出1000片药,大生产需要100万片的话,我们首先进行中试实验保证10万片成功,这样得出的工艺系数就更容易保证100万片成功。”王锦刚对《中同企业家》解释。于是他们很早建起了中试实验室。   目前因为国内设立中试实验室的药企不多,质量良莠不齐,国内没有对中试实验室的专门认证,这正是王锦刚苦恼之处,他希望公司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