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诚地产不作恶中介.docVIP

伊诚地产不作恶中介.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诚地产不作恶中介

伊诚地产不作恶中介   房产中介往往被认为是“恶公司”的典范。“坑蒙拐骗”、“吃差价”、“克扣员工工资”几乎是该行业的潜规则。但是,成都一家房产中介,却反其道而行,在淤泥中“从良”,短短几年间,员工人数从两人增加到四千多人,门店二百二十多家,年均复合增长率甚至超过了100%。它是如何做到的?   打破陋习,踏上“从良”路   2004年9月,伊诚地产(原名“伊甸城”)建立。当时的二手房中介业,在收取佣金的同时,还赚取房东与购房者的差价,干一些“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勾当。   初入行的伊诚地产也像业内所有的公司那样“挣差价”,直到一件小事的发生。   2006年时,一个员工照例赚取了一万元的差价。正巧这位员工所在的门店就在该小区外,因此客户常常会进来闲聊几句,而每当此时,他心里就会因“做贼心虚”而“扑通”个不停。有一天,原来的房东因为房价渐长,想要买回已经卖掉的房子,便私下联系上了当初买房的客户。双方在商讨价格之时,发现了当时卖价与买价的差距。   矛头指向了中介,他们找到当时经办的员工,说:“看你年纪轻轻,老老实实,怎么干这事?看你本质也不坏,我给你介绍一个工作,赶紧离开这公司吧!这公司没前途!”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董事长徐万刚的耳朵里,强烈的无地自容感让他反思——跟着别的企业干这种勾当,教坏了自己的员工,做这个企业是为了什么?   不久,徐万刚在伊诚的小黑板上写上了两个字“从良”——阳光交易,不准吃差价!当时的这个决定可谓艰难,因为当时伊诚刚刚踏上盈亏平衡线,差价收入占20%,要亏掉这部分收入,无疑是将刚刚看到的盈利希望扼杀掉。   但出人意料的是,“从良”后的第一个月,伊诚的业绩便不降反升。徐万刚后来回忆,虽然目前业内挣差价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但当时坚持吃差价的其他公司,要么消失,要么原地踏步。“看到公司走正道,员工其实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因为这会给他们更大的信心和底气去面对客户。”   2007年时,伊诚第一次让全员参加讨论,重塑文化,确立了以“关爱、真诚、专业、高效、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启动价值观考核??系。根据详细的价值观评估标准,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和态度进行评分。普通员工由同事和上级进行打分,领导层则要接受“360度”人员的评审。如果考核的分数连续两个月都徘徊在最后百分之十,那就将被列入可能被淘汰的候选人中。而制定这个制度的目的也并非淘汰员工,而是提示员工,不断朝着公司的价值观调整自己。   转眼到了2008年,伊诚地产所在的城市——成都,因遭受汶川大地震影响,房地产业的年交易量下降了47%。但这一年,伊诚却逆势增长了30%。年初时,伊诚在成都市场仅排第三位,只有400名员工,而当时的行业第一则拥有1500名员工。当年年末,伊诚竟然与原来行业第一的员工数相等,都是600名,区别在于一个是上升,一个是下降。由于伊诚的人均产值更高,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初尝甜头的伊诚,决定继续“从良”。   2009年时,发布虚假房源,成为了业内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到现在这个现象都很常见)。中介们常常发布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房源,而客户前来咨询时却被告知,该房已售,只好推荐别的;或者报价比房东的实际售价低,吸引到来咨询的客户,即告知房东又调价了。伊诚当时却推行了另一个制度:绝不允许员工发布虚假房源。并且让客户来做监督,他们一旦发现并举报那样做的员工,就可以获得一百元的购物卡一张。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让伊诚的关注度减少了。因为同一个房源,别家发布45万元,而伊诚的则是48万元,放在同一个页面,正常人自然会找价格低的。员工们觉得自己吃了亏,不能理解公司的做法。这样做确实让来电话的客户少了,但长远看却更有效,因为人家关注的房源,在你这里是靠谱的。这一方面让客户对伊诚产生了信任,同时因为客户有效度的增加,也降低了人力的浪费。   “实行这个制度的三年半以来,成都发展最快的是我们,事实证明,做正确的事是有利的。”徐万刚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总结。   将“善”内化成力量   伊诚之前做的,或许只能被称作“不作恶”,而只有“利他”才能称作“善”。要持续地从“善”中获取发展的力量,就只好将“善”内化成一种驱动力。   2009年,伊诚内刊《伊诚人》创立,完善企业文化这一核心竞争力,成为伊诚努力的方向。   2010年,“伊诚员工关爱基金”成立。最初的基金来源于几位股东的捐助,总共160万元。另外,公司的每个员工,从每月工资里面扣除5元,主管以上扣10元,公司每月再捐出与员工支出总额相等的利润。基金由内部组成的管委会负责管理,在员工生病或者发生意外时,基金就会按既定比例帮助报销社保之外的自费部分。工龄三年以上的员工,报销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甚至连员工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可以享受报销,只是比例比员工本人稍低。   对于这个人员庞大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