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 Word版含答案

盛唐诗,是唐代诗歌乃至整个古代诗歌的巅峰。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极度强大,但政治、经济的危机已开始显露。唐诗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盛唐时期。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的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他们可以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这类诗人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高。他们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虽然都没有提出各自的创作主张,但在创作实践上俨然是两个不同的流派。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题材到诗体,都各有特色,各有专长。 综上所述,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 1.诗人们能从观察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2.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3.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1.了解孟浩然、王维的生平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特色。了解高適、岑参的生平及边塞诗的创作风格。 2.体悟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思想情感,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 3.加强诵读,体会律诗、绝句的押韵和节奏。 4.通过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的分析理解,体会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如《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燕歌行》等。 2.通过各种途径积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从而疏通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如月(《望月怀远》)、游子(《送魏万之京》等意象。 3.鉴赏分析和诵读结合进行。初读阶段以诵读为主,成诵以后,要通过鉴赏分析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主旨,从而深入诗歌的意境,如《山居秋暝》。 第一板块 对应学生用书P9 一、字音识记 1.不堪()     2.魏颢() 3.砧声() 4.蹉跎()(tuó) 5.岘山() 6.秋暝() 7.竹喧() 8.浣女() 二、词语释义 1.海上生明月:升起 2.情人怨遥夜:远隔天涯的夜晚 3.竟夕起相思:通宵 4.披衣觉露滋:谓夜已深,露水已下;滋,沾润之意 5.不堪盈手赠:不堪:不能;盈手:满手 6.还寝梦佳期:相会之期 7.朝闻游子唱离歌:即“骊歌”,古人告别时唱“骊驹”,为离别之歌 8.御苑砧声向晚多:向,接近。这里有捣衣声搅乱乡愁之意 9.莫见长安行乐处:可供游赏作乐的地方 10.江山留胜迹:名胜古迹 11.随意春芳歇:春天的芳菲已消歇 三、名句背诵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3.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对应学生用书P10 望月怀远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喻,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有《曲江集》传世。 二、相关背景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诗人张九龄在这样一个月夜想起了哪位“情人”,我们不得而知。全诗以明月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所怀之人彻夜不寐的思念情感。 三、内容提要 “望月”是描摹物色,“怀远”是抒发意兴。“望月怀远”是中国古代诗歌典型的美学意境之一,其情思渗透在诗中,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澄清柔美,婉约深长。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作。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月光,以明月为媒介,寄托了诗人对远人的思念。 四、写法借鉴 1.构思巧妙,情景相生 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全文紧紧围绕“望月”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从室内写到室外,又从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