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木建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寨建房有一规矩,即围绕鼓楼修建,犹如蜘蛛网,形成放射状.鼓楼是侗寨特有的一种民俗建筑物,它是团结的象征,侗寨的标志,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其附近还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构成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俨然侗寨的心脏。 侗家传说鼓楼是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的,总体轮廓真的很像杉树,体现了侗族有关大树崇拜的观念。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间长凳围着中心火塘。楼顶悬大鼓,每遇大事击鼓为号。塔式鼓楼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建筑构造 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 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苗、侗民族居住的吊脚楼,全用木柱、木板构架而成。它们虽有通风、防潮和避免虫蛇之害等优点,却最怕失火。特别是苗族侗族素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那些依山傍水而建的吊脚楼,密密匝匝的。倘有一家不慎失火,往往火势蔓延,无情 为此,苗、侗民族的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当严密的防火、救火的传统习俗。 村村寨寨都有“喊寨”的习惯。他们或推选一位责任心强、社会经验丰富的中年村民为“喊寨员”,或每天轮流由一位村民值班当“喊寨员”。每天晚上九、十点钟,喊寨员或打竹筒,或敲木梆,边游村串巷,边拉长嗓音高声喊道:“小心防火啰!把水缸挑满水啰,睡觉前要熄灭炉火啰——”村民一听“喊寨”,都会去看看水缸,把火塘里的柴火弄灭……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即使把村寨建在山腰以至山顶上,村民往往要在村边或吊脚楼之间的空地上,挖一些水塘,一来用它养鱼,二则也有了消防用水,以防万一。 谢谢观赏! * 木建筑简介与防火 苗乡侗寨,建筑大多是聚集在鼓楼周围,又由于山地地形,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寨林形式。 令人迷醉的景致喜欢林间的宁静, 喜欢从容的生活, 也喜欢那令人迷醉的景致。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火无疑是木建筑最危险的 隐形杀手 一旦发生火灾对木建筑就是致命的 苗、侗民族居住的吊脚楼,全用木柱、木板构架而成。它们虽有通风、防潮和避免虫蛇之害等优点,却最怕失火。特别是苗族侗族素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那些依山傍水而建的吊脚楼,密密匝匝的。倘有一家不慎失火,往往火势蔓延,无情的大火甚至于能把整个村寨都化为灰烬。即使村民逃了出来,但烧掉了房屋、粮食、耕牛和各种财物,对于尚处贫困阶段的苗、侗村民来说,重建家园,又谈何容易呀!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