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加强土族语言保护与文化传承意义
论加强土族语言保护与文化传承意义
摘要: 土族语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瑰宝之一,也是发展青海地方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文化资源之一,加强对该民族语言保护与文化传承,既体现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重要性,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Abstract: Turk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one of the treasure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lso advantage cultural resource of developing local cultural industries in Qinghai. Enhanc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 inheritance is import to inherit and promote excellent cultural spirit, also contribute to better promote harmon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关键词: 土族;语言与文化;保护与传承;意义
Key words: Turkish;language and culture;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H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302-02
0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语言的大家庭。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文化风格,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文化。繁荣民族文化,引领文明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始终是我国民族事业的重中之重。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因历史原因生活在该地区的各民族既相互交融,又在长期的历史岁月里形成了展现自我特色的语言与文化,其中土族独特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成为了青海地方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
1 土族语言与文化的历史结晶
土族是青海是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及乐都、门源等县,散居在青海省各州县。土族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语言内部分为互助、民和和同仁3个方言区。土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 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现正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土族文字为抢救、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其他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土族人学习汉语文和其他民族语文的???要工具。
土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民族自身的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批相应于本民族语言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最富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学界公认的土族民间文学艺术,诸如互助等地的《阳世的形成》和《天地形成》、《打柴狼的故事》、《日蚀和月蚀的传说》,以及民和三川土族传唱着古老的《混沌周末歌》等神话故事,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土族先民勇于开拓,坚毅不屈的进取精神。[1]土族“花儿”更是成为青海地区极具地方风格的艺术形式,在高原之上艳艳盛开,如颇为流行的“土族令”、“互助令”、“尕马儿令”、“绕三令”等,以及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情歌,如“嘎达古道”、“玛森格”、“蒙古尔孔尼阿姑”等等,反映了土族人民朴实真挚的情感生活,[2]至今仍是田间地头咏唱不断地曲调。
土族的叙事长诗在世代相传,口口相授的过程中,逐渐被保存下来的共有8个,其中互助地区七个、民和地区一个《混沌周末歌》。其中用土语演唱的5个:《太平哥儿》、《拉仁布与且门索》、《布柔尤》、《福羊之歌》;用汉语演唱的三个《祁家延西》、《混沌周末歌》和《登登玛秀》。这些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土族民族的历史与民族丰富的情感生活。[3]
土族生活地区保留有一些人类古老的巫术活动。作为青海省特有民族重要的民俗文化礼仪,互助地区土族婚礼更是“涵盖了土族人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艺术、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内容,是土族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基于土族文化艺术的特点,有学者明确指出,“土族在保留自身文化艺术特征的同时,兼容汉、藏、蒙等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原始性、独特性、宗教性、融合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2 土族语言使用与文化的现状
随着当代经济文化发展,土族的民族语言与文化也在发生着有目共睹的变化。从土族语言使用现状的调查来看,所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人力资源管理开题(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最新】.docx VIP
- 《生产调度与控制实务》课件.ppt VIP
- 2025水电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第4部分:水工建筑物.docx
- PMP项目管理培训课件项目.pptx VIP
- xx公司集团中铁工程部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说明书8.pdf VIP
-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的英语第一单元试题.doc VIP
- 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曼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