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部首演变举例及方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部首演变举例及方式

汉字部首演变举例及方式   [摘要]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取其相同的表意部分归类,每类称为一部,每部的第一个部件就统称为部首。但是几千年来,汉字的部首随着汉字的演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对一些构字能力较强的部首的变革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部首 演变 方式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9-02   一、常见部首的演变   汉字的部首很大一部分都有表意作用,有些字保留了其部首的原义,以下只列举一小部分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部首演变情况。   (一)“火”   1.仍写作“火”:大多在汉字的左边,如“炜、烙、炮”。   2.转化为“灬”:基本在上下结构字的底部,如“热、煮、烹、烈”。   3.演变成“小()”:光、票(本义是火飞)。   但有些字是从“灬”,却与火是没有关系的。如:“燕”“魚”下部的“灬”本为鱼尾和燕子尾的象形体;“鳥”“烏”“馬”下部的“灬”本为鸟雀、乌鸦、骡马、大象的爪、尾的象形体。后来简化字把“魚、鳥、烏、馬”的“灬”都改写成了一横。   (二)“月”   1.“肉”字小篆像肉的形状。因为它的形体跟“月”的小篆十分相近,所以后来很多从“肉”的字都是月旁,这些字大都跟身体和肉体有关系。如:脚、肩、背、肚、脑、胃、肝等。   2.“月”字甲骨文像半月形,有月字旁的字大都跟月亮和时间有关系,例如:“明、期、朝、朗(指月亮明亮)、朦、胧”。   3.“舟”字小篆和“月”的形体很相近,所以一些字的“舟”旁被错写成“月”旁。如:“服”,像用手按住一个跪着的人让他降服,左边原先是“舟”,意思是用船运送降服的奴隶。“俞”字本义是指掏空树木做的船,左下边最先也是“舟”字。“前”,古文字从舟从止,意思是脚在船上不动而前进。还有“朕”,字本义是指舟船之间的缝隙,左边最初是“舟”字。   (三)“止”   1.“止”字甲骨文,是脚趾的形状,有“止”旁的字大都跟脚或走路有关系。如:“步”是两只脚一前一后在走路,“武”像人拿着武器在行走,“此”最早的意思是人停止在那里。   2.“夂”的小篆,其实就是“止”的反写,也是像脚的形状。所以从这个偏旁的字也大都与腿脚有关系。如:“夏”,字本来就是一个手脚齐全的人形,“各”下面的“口”表示门坎,本义是到达。“复”,本义就表示返回。   3.“前”其上半部分也是“止”的变形,只是现代汉字没有建立这个部首。   (四)“刀”   1.“刀”甲骨文,字形就像一把刀,有“刀”字大都跟刀具或者使用刀具有关。如:剪、切、劈。   2.“刂”:“刀”字在右边时大都写成“刂”,如:刻、剑、割、刮。   3.还有“辨”“班”中间的部分也是“刀”的变形,只是现代汉字没有建立这个部首。(辨别、区分),(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表示分割玉)。   (五)“心”   1.“心”:像一颗心脏的形状,有“心”旁的字大都跟心理活动有关,写作“心”字时一般出现在上下结构的下部分。如:愿、意、忘、想。   2.“忄”:当“心”写在左边时往往变成了“忄”,如:恨、怕、悔、快(本义是心里愉快)。   3.“”:这个也是“心”旁的演变,如:恭、慕。   (六)“水”   1.“水”,像水流的形状,从“水”的字多跟水有关,如:浆、淼(水大的样子)、泉、汞。   2.“氵”,当“水”出现在字的左边时,往往写成“氵”,如:江、河、湖、海。   3.“”,这个部首也是“水”的变体,只是现代汉字从这个部首的字,现在看起来好像与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它们的最初意义还是与水有关的。如:泰(从廾从水,滑也)。   4.“冫”:从这个部首的大多与寒冷有关,但是有些也是与水有关的,大概是因为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漏写的缘故。如:冲(繁体字写作“沖”,是水流向上涌动的形状)、减(繁体字写作“減”,本义是水流减少)、决(繁体字写作“決”)、净(繁体字写作“凈”,是指水清洁干净)、凑(繁体字写作“湊”,是说水边的人聚集)   (七)“目”“臣”   1.“目”字是眼睛的形状,有“目”旁的字大都跟眼睛有关系,如:眼、睛、看、睁、盲、眉。   2.“臣”,甲骨文字形“”,是竖着眼睛的形状,古代奴隶和战俘都是低着头看人,所以人们用竖着的眼睛“臣”字来表示臣民、臣仆的意思。从“臣”字旁的字也大都跟眼睛有关系。如:“卧”字小篆“”像人伏在几案上休息时睁眼看人,眼睛的形状是竖着的。“监”(繁体字“監”,小篆体“”),像一个人俯首睁大眼睛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自己的面容。“望”字甲骨文字体“”,像一个人站在土堆上睁大眼睛遥看月亮,后来人们为了增加字的表音能力,就把左上角代表眼睛的“臣”换成了形体相近的表示读音的“亡”。“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