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麻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关键词】麻黄;药理;临床应用;研究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其中草麻黄为草本小灌木,木质茎短,常匍匐;草质茎(小枝)直立,对生或轮生,节明显,直径约2毫米;生于干河床,草原,河滩或固定沙丘,成片丛生。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花期在五月,种子成熟期在七月。中麻黄为小灌木,木质茎直立或斜上,草质茎较粗,长被白粉,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直径可达2-3毫末,生于干旱荒漠,多砂石的山地或草地;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木贼麻黄亦为小灌木,木质茎粗长,草质茎较细,被白粉,直径一般1-1.5毫米;生长于干旱砾质山地,砾石堆上或山壁石缝中,分布于我国华北和西北。以上的三种麻黄的主要成分均为多种生物碱和少量挥发油。其中左旋麻黄碱(也称L-麻黄碱)占生物碱总量的80%-85%为主要成分,其次为D-伪麻黄碱,以及一些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等;挥发油中主要含I-a-松油醇,此外还有鞣质等。
1药理作用
1.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和利尿消肿三大主要功效。
1.1.1发汗作用麻黄发汗为几千年来临床广泛证实,古人也是利用其发汗作用治疗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肺气不宣?发汗无热的表实证。对于麻黄的发汗作用近现代的大量研究表明,挥发油具有发汗作用。同时,麻黄碱虽然不能诱发人体直接出汗,但大量试验证实当人处在温热环境中,使用麻黄碱后1-2小时汗腺分泌确实比没用药的要更快更多。这与我国古代用麻黄发汗相吻合。经研究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有关:一是由于麻黄碱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呈现汗液分泌增加;二是麻黄的挥发油兴奋汗腺α受体,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而产生效应,使汗腺分泌增加。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麻黄根具有止汗的作用。这里还有个关于麻黄名字来历的有趣传说,说的是以前有个人和师傅学习用药,出徒单干时师傅一再交代有一味叫做“无叶草”的草药,一定要谨慎使用,并一再告诫之,“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的用药口诀。可徒弟还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用错了一次,并因此吃了官司,受到了惩罚。后来的药师就把这味药叫做“麻烦草”,以提醒后来的药师谨慎用这味药。再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的。
1.1.2平喘作用近现代研究证明麻黄碱是麻黄平喘的有效成份。麻黄平喘机理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得以实现:第一是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a-肾上腺受体,使末梢血管收缩,从而缓解支气管粘膜的肿胀,从而缓解哮喘的发作;第二是直接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达到止咳的作用;第三是促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第四是阻止过敏介质释放。麻黄水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是经过现代大量的药理实验广泛证明的。作为中药的麻黄碱的平喘作用和西药的肾上腺素相比,其特点就是其作用温和,持久。并且口服有效。但缺点是显效较慢。临床上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1.1.3利尿作用麻黄的多种成分均具有利尿作用,其中以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麻黄生物碱静脉注射给药利尿作用明显,而口服用药作用较弱。但是麻黄利尿消肿的作用不是很强,一般用于风水水肿,即水肿兼有表邪或是表证,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1.2其他药理作用
1.2.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碱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症状。
1.2.2强心、升高血压。麻黄碱能直接和间接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另外,麻黄还有抗病毒和抗炎和抗过敏的药理作用。
1.2.3毒性作用麻黄毒性较小,其所含的麻黄碱毒性较伪麻黄碱大,给实验小鼠腹腔注射麻黄提取物,可见小鼠眼眶内出血,眼球突出。能够引起举尾反应和紫绀。这种性状多数人认为是麻黄中的中性物质协同所引起的。
2现代临床应用
麻黄在现代医学的应用上主要是遵循麻黄的发汗,平喘,利尿以及抗炎的生物药性,结合千年的中药古方加以利用,效果可以说还是很明显的。其主要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投身疼,无汗的表实证。常配桂枝以助其发汗解表之功效。应用实例为古方“麻黄汤”。本方出自《金匮要略》,由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组成。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药,并用之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之臣(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