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枵看梅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家枵看梅郎

万家枵腹看梅郎   【“只怕我们的作品简单而公式”】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一般而言,以事前不存发表之心而写作的日记,较少伪饰,较能直陈心事,是窥探作者内心世界最直接最真实的凭据。因此,“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似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若干年前出版时甚少删改的《宋云彬日记》《杨尚昆日记》,便颇为学者所看重。近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珍档手迹》,以手迹影印而保持原貌,内中包括1949年之后的茅盾日记,十分珍贵。如同鲁迅流水账式的日记,茅盾日记照例首先记载的是气温与食眠(主要是服药),读来似较枯燥乏味(但如要研究作者的体质变化,则又近于病历),对于参加的各类公务活动,亦甚少评述。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茅盾有时对阅读和观看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仍留有简略的感受。而1962年八九月间的三则日记,以少见的兴致,直抒胸臆,针砭时弊。   (8月23日日记)   晚七时看电影《女英烈传》(英国片)。事先竟传此片为反动影片,但看后觉得陈义未高则有之,反动则未必。影片内容为二次大战时伦敦训练间谍工作人员及几次派人到法国德占区进行破坏工作。主角为英国女子而与法人(士兵)结婚,后为孀妇,英国训练机构找她去,问她愿为此冒险工作否?她经过两个星期考虑,终允之。经过刻苦的训练,她曾接受任务两次,第二次本不派她,但她自愿去(这是因为她和第一次同去的男军官有了感情,男被派,她不放心,故而自愿亦去,虽然主持者告诉她,此次比上次更为艰险,她亦不顾)。结果,被敌人追捕,她英勇狙击,掩护男的脱险(后来在她被押解到另一地方时与男的相遇,始知他也被捕了)。而她被捕,不屈,被枪决。她有一女,对德胜利后,英王颁给有功死难者十字勋章,幼女代母领受。全剧至此完。   我以为此片值得我国电影工作者参考学习,因其全篇没有一句口号,而政治性极强,倾向性极为鲜明。全片亦无演说,主管者交代任务,扼要数语,没有那一套“有信心没有?”“有,保证完成任务”等等俗不可耐的公式话。而且全片亦没有故作险笔以吸引观众。总之,这不是用口号等等来取得观众的鼓掌,而是通过女主角的坚强性格(但她仍然是个女性)而深深感动观众的。全片政治话只有一句,即在片尾英王授勋时说的一句:“你的妈妈是个英勇的女人,我们英国以有你妈妈而自豪。”这个镜头妙在全面展示天真而又严肃立正之幼女,而英王却只映出她的一臂。   我们听到国际友人说,不怕我们的作品左,只怕我们的作品简单而公式,这句话可作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   电影《女英烈传》1958年出品,当年未在中国大陆公映。茅盾得能一观,多系“内参片”之故。笔者检索相关资料,当年大陆公映的翻译片,十之八九出自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余则以英法及意大利为主,兼有西班牙、希腊等国。这些出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影片多以表现社会的阴暗面而入选片人法眼。即以英国影片而言,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孤星血泪》《雾都孤儿》《王子复仇记》一类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作品。《女英列传》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要说“陈义”,那便是表现英国民众为抗击德国法西斯而不惜英勇献身的精神。现在看来,这样一部弘扬爱国精神,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在当年竟被目为反动影片,确实令人匪夷所思。茅盾在日记中表示,“看后觉得陈义未高则有之,反动则未必”,也是退而求其次的说法。细读茅盾对影片的概述及评论,他认为影片是通过女主角的坚强性格而深深感动观众的,并认为此片值得我国电影工作者参考学习。至于引用国际友人所说,“不怕我们的作品左,只怕我们的作品简单而公式”,足见茅盾对当年充斥文坛的“简单而公式”的厌恶。   其实要论到茅盾当年不少颇具影响的作品,如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也未见得全无主题先行的痕迹,但毕竟服膺现实主义“写真实”的不二法门,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小说(特别是长篇)创作上留下独特的印记。茅盾在1949年后所写的大量文论,在不可避免地强调思想性(亦即“陈义”)的同时,对于艺术表现还是特别看重的。1957年他曾写过《公式化、概念化如何避免?》一文,集中分析“简单而公式”的弊端,认为缘于图解政策、教条主义和不熟悉生活,关键还在于生活经验的丰富或贫乏,以及认识生活的深刻或肤浅。   这期间,他对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的激赏和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辩护,最为人称道。1958年5月,茅盾读到发表于当年第3期《延河》文学月刊上的《百合花》,评价道:“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称之为“清新俊逸”。在茅盾的推荐下,《人民文学》当年5月号予以转载――这家中国文学第一期刊转载地方刊物的作品乃前所未有之举,引起文坛瞩目。凭借茅盾的激赏和推荐,茹志鹃这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得以为当时的主流所接纳。1959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