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战启示录世界体系与国际体系冲突及其后果
一战启示录世界体系与国际体系冲突及其后果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一事件引发了以德奥意(同盟国)为一方、英法俄(协约国)为另一方的欧洲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并迅速波及欧洲列强在海外的殖民地。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全方位工业化战争,各种最新式的现代化武器被陆续投入战场,战争之惨烈规模空前,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之大更是前所未有。交战各国为赢得胜利,纷纷通过国家力量动员一切经济、金融以及文化等资源,进行总体战。
在西线,由于双方势均力敌,战争开始不久便陷入胶着状态。1918年初,东线的俄国在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后退出战争,德国得以摆脱两线作战之窘境,在西线连续发起大规模攻势。到1918年6月,德国几乎打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美国援军的及时抵达以及对协约国提供的巨大物资援助,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在德军攻势瓦解、被迫转入防御的同时,英国海军对德国的有效封锁导致德国后方战线崩溃,德国终于无力将战争继续下去。1918年11月11日,德国接受英法提出的停战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战结束前后,欧洲三大帝国相继垮台。战后,美国国力空前加强,但英法依然主宰着欧洲和世界事务。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试图通过“集体安全”维持欧洲和平。然而,对重建欧洲均势的不同看法很快导致了英法对立。英国的衰落、美国固守孤立主义以及1929年的大萧条,令金本位制和全球经济无法再建,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极端经济民族主义政策,这令国际关系空前紧张。奉行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德国和苏联以现代帝国形式再度登场。纳粹德国的崛起及其扩张政策再次打破了欧洲的均势,极端年代的欧洲和平危若累卵,“二十年危机”(E.H. Carr以此形容两战期间的国际形势)为下一场大国间的厮杀准备了一切条件。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陷入了更大的灾难。
一战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吗?为何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未能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历史的悲剧还会在全球化的今天重演吗?
一战爆发:偶然还是必然?
一战的发生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国际史学界至今仍众说纷纭。持“偶然论”的历史学家认为,虽然在战前,两大同盟剑拔弩张,但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盘算,同盟内部的团结并非无懈可击,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俄国的盟友塞尔维亚宣战,事后证明不过是一张用来警告俄国的“空头支票”。其次,双方都力图分化对方阵营,为此并不排斥单独与敌对同盟内的国家进行合作和妥协,如英德关系在1912年德国放弃与英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后出现缓和。再者,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体制虽已式微,但有关国家直到战争爆发前的最后一刻,仍希望通过召开新的国际会议来避免战争。
1914年的“七月危机”无疑是一战前数次外交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也是一战的引爆点。但假如俄国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后,接受德国的警告而暂不实施总动员,假如法国没有紧随俄国之后,德国就没有理由向法俄两国宣战;即便德奥与法俄进入了战争状态,如果德国有所克制,没有强行穿越中立国比利时的国土,英国就很可能会恪守中立,至少不会立刻对德宣战。
问题是,即便上述假设成立,也至多是延缓了欧洲大战的爆发,因为敌对双方均有更大的动力追求战争而不是和平,来建立自己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或维持欧洲的均势。所有大国都有主动发起军事进攻的明确意图,除英国外,其他的大国无论是专制还是民主政体,其内部对外交政策起决定或主导作用的都是军方和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政治家,后者出于追求国家生存的权力政治的本能,都有强烈的战争意愿,都认为自己是出于爱国主义而进行战争准备,这恰恰得到了当时舆论的广泛支持。
对敌国能力和意图的误判以及对战争全局的误算,也促进了有关国家迅速进行战争的决心。受到法俄包围的德国在战前就过高估计了俄国的经济前景和工业潜力,认定早打比晚打更有利于德国摆脱未来的战略困境。俄国虽然认为推迟战争有利于进行更充分的战备,但认为,若屈从于德国的威胁必将损害俄国的大国地位。
此外,认知上的缺陷也助长了军事冒险心理,德国参谋本部深受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陆战思想的影响,对于海战以及未来总体战衍生出的经济战知之甚少,以至于对未来战争局势的发展过于乐观。
由此可见,敌对双方的政治和心理因素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巨大动能。1912年前后,双方纷纷制定战争计划,虽然制定计划本身与战争是否必然发生没有直接关联,但双方几乎不约而同选择在此刻制定战争计划则完全是情势所致。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和德奥-法俄的陆军军备竞赛,都在推动外交危机不断激化和扩大,因此,虽然七月危机未必一定会引发世界大战,但大战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事实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6 A Special Machine Lesso 2 二.doc
-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Section A1a―2c教学设计及反思一.doc
- Unit 7 Whats the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及评析.doc
- Unit12 Review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 Unit2IthinkhatmooncakesaredeliciousSectionB2a―2d.doc
- Unit3 Lif in the Future案例反思.doc
- UnitlessonItsedandyellow.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 Unit 6A Special Machine Lesson 2教学设计评价.doc
- UPLC―Q―TOF―MSMS快速分析苁蓉总胶囊化学成分.doc
- Unit7 How uch are these socks Section B 2a―2c教学设计及反思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