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隐于沙漠峡谷玫瑰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佩特拉隐于沙漠峡谷玫瑰城

佩特拉隐于沙漠峡谷玫瑰城   千百年来,人们相信《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不过是阿拉伯神话传说,而当我来到约旦南部沙漠岩谷中的佩特拉古城遗迹时,故事中那句咒语:“芝麻,开门吧”,好像真在现实世界中重现了!   我甚至相信这不是神话,一定有故事原型,作者一定到过佩特拉,那神秘蛇道和宏伟建筑曾经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南约262公里处,隐于死海和阿克巴湾之间的峡谷。佩特拉(Petra Jordan)的希腊文意为“岩石”,《旧约全书》称“塞拉”(Sela)。依山崖而筑的佩特拉古城, 是约旦乃至中东地区的文明奇观,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峡谷玫瑰城”和“嵌在岩壁上的浮雕宝石”。   鬼斧神工:峡谷蛇道一线天   去往佩特拉古城,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峡谷通道,峡谷两侧山壁陡峭危耸,高达百米,中间的小路最宽处7米,最窄处2米,仅能通行一辆小马车,人称“蛇道”。这是进入佩特拉的必经之路。   峡谷蛇道又称“威地穆萨”,意为“摩西之谷”。相传,摩西曾经用手杖敲击峡谷使泉水喷涌而出,峡谷因此得名。峡谷一侧石壁上,开凿了长长的水槽,纳巴特人用来蓄存雨水和从摩西泉眼引来的水,这些水通过石壁水槽引入内城,储存在城中心的大池塘中,供人们生活之用。   蛇道内供奉着纳巴特人信仰的神灵――朵夏拉之石。它和希腊的狄奥尼索斯神一样,是祈愿丰收的神灵。对凝重的岩石,纳巴特人怀有虔诚的敬仰。朵夏拉之石只雕刻着眼睛和鼻子。它的内涵是:神灵什么也不说,只用眼睛注视着人们。   蛇道的地面至今还能隐约见到古老石板的痕迹,相传两千年前的纳巴特王国和罗马时期,这条道路曾是用石板铺设的。   走出蛇道尽头,视野豁然开朗,现出一片广场,周围皆为陡峭红石山崖,正面岩壁呈现出一座巍峨璀璨的石窟雕刻宫殿,它就是法老的藏宝库“卡兹涅宫”。   有人说,如果在上午9到11点走出这条狭长蛇道,阳光正照射在佩特拉最美丽的卡兹涅宫上,这时,卡兹涅宫的石壁在阳光下呈现出粉、红,橘、深红等色泽,石壁间有黄、白、紫条纹,显得斑斓异彩。还会看到石壁上有一颗镶嵌的珍珠灿灿发光,让人惊叹!如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建筑杰作,呈现出人类文明的光辉。   相传很久前,一批神人来到沙漠的神秘峡谷,修建了许多宏伟建筑,并藏下了大量珍宝,谁找到它,便能成为富翁。人们一批批前去探宝,但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或许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正由此衍生。   眼前这座卡兹涅宫,当年人们梦寐以求的藏宝之地,于公元前1世纪由纳巴特人凿建而成,“卡兹涅”的阿拉伯文意即为“藏宝库”。这座宫殿高43米,宽30米,分上下两层,上下各有6根直径2米的圆柱、半圆柱支撑,堂皇的柱廊,看上去雄伟壮观。石柱中间竖立着圣母、天使、带翅膀的武士雕像等9尊罗马式神像浮雕,造型奇特、图案清晰、栩栩如生。如今这些神像虽已残缺不全,但仍不失本来神韵,更增岁月的沧桑感。   从建筑史上看,卡兹涅宫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希腊和罗马艺术影响。整个工程由上而下,先削平山头,再开凿石窟,最后才能建造宫殿,工程浩大,凿工考究,精美绝伦。从下层廊柱穿过,拾级进入宫殿大厅,几百平方米的偌大空间,竟无横梁支撑,建造工艺,巧夺天工。卡兹涅宫是佩特拉的精华,约旦民族的瑰宝。   与卡兹涅宫璀璨的外观相比,其内部却仅是一个长方形空间。至今人们也难以认定这座建筑的用途。比较有力的推断是,它可能是一座祭葬殿,或者是佩特拉国王的陵墓。   贵族墓群和“女儿宫”传说   过了卡兹涅宫,峡谷渐宽,沿峡谷土石路而行,右边有十多处纳巴特贵族的墓穴。路左侧也散布着有44座墓室的宝瓶墓群,它们开凿于山崖上,居高临下,险要壮观,有宽大楼梯通往这处上下两层的墓群。这些墓室高大,呈四方形,其中最有名的是厄恩墓室,还有玛瑙墓室、宫殿墓室、六瓣花墓室等,在六瓣花墓室圆柱上刻有拉丁文墓铭:六瓣花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征战各地,亲自占领过许多地方。纳巴特人很注重维护这些墓穴,以此来彰显祖先的功德。   在古城中心石板街前,还有一座本特宫,阿拉伯语意为“女儿宫”,它是在巨石上开凿的,宫殿外墙至今仍保存完好。按纳巴特传统,只有国王的女儿才能住在这里,相当于中国皇宫的公主闺房。   考古学家在发掘中找到了一块纳巴特文砂岩碑铭,上写“绍达马丘斯二世的女儿”,这证实了这座建筑的功用和建造年代。女儿宫建于公元3世纪纳巴特王国时期,建筑风格具有拜占庭艺术风格,南北两道门各有12根大石柱,衬托着20米高的宫墙,气势恢宏。   相传女儿宫的修建还有一段轶事。建于沙漠峡谷地带的佩特拉城,用水始终是历代纳巴特君王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位体恤民情的国王,苦思冥想后颁布了求贤诏书,称如有能引水进城者,不论职位高低,国王允以公主相许。果然有一位大智大勇者揭下了诏书,他冒着生命危险,四处探寻,终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