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发现者丁道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云鄂博发现者丁道衡

白云鄂博发现者丁道衡   丁道衡自述发现经过时,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描述道:“三日晨,著者(丁道衡自称)负袋趋往,甫至山麓,即见有铁矿矿砂沿沟处散布甚多,愈近,矿砂愈富,仰视山巅,巍然屹立,露出处,黑斑烂然,知为矿床所在。至山腰,则矿石层累迭出,愈上,矿质愈纯。登高俯瞰,则南半壁皆为矿区。”      提起白云鄂博,很多人并不知道正是丁道衡先生经过多次观察和勘探,才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丁道衡,宇仲良,贵州省织金县人,1899年11月7日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其父为他在家中延师讲授四书五经,希望其学成后步入仕途,接续世代官宦门楣。丁道衡对旧学并无兴趣,17岁时,考人贵阳模范中学,开始接受新学知识,后逐渐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兴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丁道衡受到进步思想启蒙。同年7月,他怀着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理想,冲破封建家庭的阻挠,只身北上,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学习。2年后,丁道衡升人本科地质系继续深造。1926年7月,他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因学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地质系助教。   1927年4月,北京大学研究所考古学会、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央观象台、中国天文学会、国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央地质调查所等12个学术团体联合组成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决定组建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与瑞典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1865-1953)博士合作,赴绥远、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丁道衡被邀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负责地质及古生物的考察研究工作。西北科学考察团于1927年5月9日从北京启程,乘平绥线(今京包线)火车,于5月10日抵达包头。他们在包头经过了一番准备工作后,于5月20日组成驼队,由前口子进入大青山,沿着自古以来由边塞通往外蒙古的传统商道北上。6月1日,考察团到达百灵庙附近的艾不盖河宿营,在此后2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在这一带分头开始了科学考察工作,丁道衡和另外5个外国人组成了北分队,负责绘制北线地图。1927年7月1日,北分队向西行进,抵达当时固阳县属的阿穆塞(今达茂旗阿木斯尔)。7月2日,北分队离开阿穆塞,从西南方向路经白云鄂博。   白云鄂博是这一地区主要的高山,它的形象独特,色泽别异,远在二三十里之外的旅行者都能很自然地注意到它。丁道衡路经这里的时候,一再地眺望着它,他惊异地注视着青黑色的山巅,用地质学的眼光反复审视着这一带的地貌和地形。他暗暗决定,宿营后就停止西行,次日就亲自到那里看个究竟。   当晚,北分队到达白音布拉格,丁道衡跳下骆驼就去找当地居民打听情况。回来后,又立即伏在马灯下翻查资料。白云鄂博在此地算得上是一座高山了,但是在地图上却找不到它的标注。还是在一张参谋部的地图上,他在这个位置附近看到了5个字:哈喇托落海。哈喇,蒙意为黑;托落海意为山头。当地蒙古人怀着骄傲和敬畏的心情告诉他,这山是他们的神山,名叫白云鄂博,也叫白云鄂博格都,翻译过来就是富神之山的意思。他判定,哈喇托落海就是白云鄂博,就是这座黝黑而神秘的山峰。   7月3日黎明,丁道衡急不可耐地起身,看了看还在甜睡的同伴,钻出了帐篷,背着沉重的地质行囊,手持地质锤,踏着草上的露水,徒步向30里外的白云鄂博奔去。   当他到达白云鄂博山下的时候,一个愈来愈明显的形象呈现在他的眼前。丁道衡自述发现经过时,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描述道:“三日晨,著者(丁道衡自称)负袋趋往,甫至山麓,即见有铁矿矿砂沿沟处散布甚多,愈近,矿砂愈富,仰视山巅,巍然屹立,露出处,黑斑烂然,知为矿床所在。至山腰,则矿石层累迭出,愈上,矿质愈纯。登高俯瞰,则南半壁皆为矿区。”   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山的整个顶部都被铁矿布满,而且基本上暴露于外,他明白了这就是它之所以发出青黑色闪光的原因。他还看到,这个山上蒙古族人垒起的脑包。白云鄂博的脑包与众不同,这里用的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块巨大、沉重、铁分含量极高的矿物。7月4日,丁道衡立即将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之事信告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长徐炳昶,据徐炳昶所著《西游日记》载:“五日接丁仲良(道衡)信:据说,矿物虽未分析,就其外形而论,成分必高。且矿量甚大,全山皆为铁矿所成……然则此地将来要成为中国一个很大的富源。又说:丁仲良(道衡)在茂明安旗内白云鄂博山所发现之巨大铁矿,或将成为中国北部之汉(湖北汉阳兵工厂)冶(湖北大冶铁矿)萍(安徽萍乡煤田)。”   一连数日,着了迷的丁道衡总要跑到这里来,外国人背着枪打猎去了,他们在寻找着珍贵的盘羊,计划着把盘羊的角拿回家里当个稀奇的摆设;丁道衡却背着仪器、工具,探索着宝藏,尽可能地采集一些标本,预备回去后进行室内研究。当地的居民也记得他,说有个戴眼镜的“蛮子”漫山遍野地跑,专会找宝贝。有一次,他被一伙强人抓去,威胁着要剥他的衣服,丁道衡从容不迫,谈笑风生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