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弟子规德育方法探析
《弟子规》德育方法探析 摘 要:当今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面临着诸多挑战,遇到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简单灌输而忽视疏导、知行难统一等诸多问题。而《弟子规》是我国蒙学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弟子规》在德育方法运用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当今的青年德育实践从中吸取经验,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弟子规; 德育方法;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97-03 全球化与信息化这把双刃剑不但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在意识层面给我们带来挑战。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激荡,新观点、新思潮不断涌现,在青年们面对这些问题不断鉴别、选择的过程中,一些青年面临着意识层面价值选择的混乱,从而没有正确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与社会观。我国的青年思想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灌输而忽视了德育的疏导,并且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脱节,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导致了德育效果不佳。《弟子规》是我国传统儒家蒙学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包括全面的德育目标、立体的德育内容和灵活的德育方法,具有德育的重要功能。探析《弟子规》的德育方法,研究《弟子规》的德育方法对当代青年思想教育的启示,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坚持灌输与言语疏导的统一 《弟子规》全文一共一千零八拾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其语言形式独具特色。作为童蒙读物,《弟子规》独具韵律,使孩童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如“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其中“?”、“定”押去声韵。又如“朝气早,夜眠迟;老易知,惜此时。”,其中“迟”、“时”押上声韵。韵脚的转换使文章具有传统诗歌的乐感美,便于朗读和背诵。语言亲切,简单自然,而又意味深长,并且作为道德启蒙读物,《弟子规》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从儿童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语句入手,如“晨必盥,兼漱口;便秘回,辄净手”,这些句子意思浅显,在日常生活也碰到的多,对儿童的影响力较大。又如,“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引用了典籍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表述,这些句子在儿童生活中耳熟能详,有利于儿童对人生道理的理解。《弟子规》的语言风格简明而不失文学意蕴,语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内涵。《弟子规》用这种言语疏导的方法,在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同时,又便于儿童通过朗诵背诵就获得道德理论知识,明白人生的道理,对道德产生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道德认识的启蒙作用。 当今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这种灌输与言语疏导相结合的德育方法。我们以往的德育方法仅注重一味灌输具体的思想理论,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说服教育,而忽视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单一的灌输从根本上削弱了受教育者道德发展所必需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只能使被教育者口头上信服,达到虚假的德育目标,具有滞后性,而且不能适应当今德育的需求。我们对灌输的理解必须做出转变,对灌输方式的运用也应该避免单一性和片面性。坚持灌输与言语疏导的统一,应以灌输客体为中心,在充分考虑灌输客体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上,借鉴《弟子规》中通俗而不庸俗的言语疏导方式阐述道德理论,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循循善诱,又要做到以理服人,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客体,建立主体与客体平等的对话与情感沟通,使受教育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向互动。 二、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统一 感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自然而然地使受教育者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其道德品质并且使之得到升华与提高。《弟子规》运用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进行教育,使其德育过程中道德理论的传授与双方情感交流同时进行,进而达到德育的目标。《弟子规》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手段,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用简明的话语告诉孩子们不论是什么人都要用心去关心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生长在同一地球之上,能更好的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能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者的“爱人”之心。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伤心。”是运用感性教育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因为东西小而私自隐藏,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会因此而伤心。《弟子规》并没有以冰冷的强行规范要求孩子不许有贪念且私藏物品,而是用“亲伤心”这样的表述来从情感上约束他们。又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以双关的文学修辞,如果身体受到伤害我们的父母会为此而担忧,那么品德上的缺失呢?会令父母蒙受羞耻。这就使孩子们在富有情感色彩的氛围中深切地理解了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当今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提倡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式。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形势与政策(2024春)超星尔雅学习通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2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2025年山西政采专家培训后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1.pdf VIP
- 2025湖北襄阳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通过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免费颁奖典礼晚会PPT模板 (8).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采桑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贵阳市【辅警协警】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含答案)试卷 .pdf VIP
- ACP云计算复习测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