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可不防私募陷阱
不可不防私募陷阱 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有别。一些私募人的才华和勤勉,颇值得投资者颔首默许,但这只是私募多棱镜的一面。少数私募败类们的非法行径,也令不少投资者心痛神伤。本刊记者明察暗访,对各种私募陷阱进行揭示。 对于人性的贪婪和无知,马克思早就有过论述:“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而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私募基金也是这样,有人都说它是“闷声发大财”――“闷声”代表着神秘,“发大财”则充满了诱惑。面对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赚钱机会,很多人投身其中,却在元气大伤甚至血本无归之后发现,原来其中竟然有不少陷阱。 保底收益无保障 案例 张先生曾致电本刊: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家专门代人炒股的投资顾问公司。负责人宣称,2006年他们的总收益率达到了600%,今年股市虽然可能会有调整,但仍有望获利一倍以上。更令人心动的是,他们承诺保本,并且每年保证不低于10%的收益,超过10%以上的收益,则由公司与客户三七分成,对于投资收益部分,公司还出示了由另外一家大型国企提供的担保合同,有收益又有担保,面对这样的好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非法集资的后果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法》、《信托法》,都没有对私募基金的含义、资金来源、组织方式、运作模式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张先生遇到的是一种典型的私募基金行为:高额回报、风险担保。乍一看,好事似乎都让投资者占去了。但是从法律上看,私募基金的所有承诺都是没有根据的,最终的合同或许只是废纸一张。 上海闻达律师事务所的宋一欣律师告诉记者,私募基金目前在法律上没有定性,到底合不合法、能不能进行保底承诺,难下定论。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都把那种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并且向不特定人群募集资金的行为,判定为非法集资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私募基金最有名的案例,远的如德隆事件,其首脑唐万新承诺高收益从事委托理财业务,最后资金链断裂引发崩盘,终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操纵证券市场价格两项控罪锒铛入狱;近的如浙江东阳本色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号称亿万富姐的吴英,也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不过,宋一欣律师也表示,从理论上说,只有是向“不特定”的人募集资金才是非法集资,如散发传单、在网上发帖子、打陌生电话等。除此之外,签订保底收益就是当事人双方的事,法律不应该予以否定。 担保也摆迷魂阵 宋律师的观点代表了一定民意,承诺保底收益的合法有效,也许真有一天能够成为现实。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如此,担保合同也会存在猫腻,不可不防。 在臭名昭著的德隆事件中,唐万新也曾找了许多看上去与德隆毫不相干的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担保,有的甚至提供了多重担保。但后来发现,这些担保的公司股权互相交叉,都是一家公司在控制。这时投资者唯有埋怨自己“识人不准”了。 另外,某些私募基金在合同书上别出心裁,大大地标注“银行担保”字样。但银行担保就没有问题了吗?曾经有位投资者就陷入过这样的迷魂阵他与一家私募基金签定了由银行提供担保的保本合同,5年后他发现投资出现亏损,就想撤出。可是本金却拿不回来,再仔细一看条款,原来实际上银行担保的是运作前3年每年投资者的收益部分,不保本金。可见,有“担保”并不意味着有保障。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代理人承诺承担部分或全部风险时,要弄清楚是信用承诺,还是资金担保。相比而言,现金担保的方式要安全得多,主要方式是,代理人也在投资者开户的券商处开立一个账户,并用其中的资金作为担保,同时投资者、代理人和券商签订一份三方监管协议。现在适用较多的,仍然是类似的并列账户的方式,由券商或中间人负责监管或执行。总之,关于担保的信用问题,必须提前加以认真考虑。 运作不明有隐忧 案例 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坐庄》中,操盘手邢剑锋舞动手中私募的巨额资金,选股坐庄,纵横捭阖,谈笑间赢利数千万元,颇有一股英雄气概!这似乎就是私募基金的优点:操作灵活、不受限制,因而能比公募基金赚取更多的钱。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坐庄有风险 在我国股市初期,私募靠坐庄和跟庄,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价值投资理念成为主导,单纯依靠坐庄和跟庄的操作手法,渐渐失去了市场。这使得私募基金在二级市场的实际收益很难保证。 在国外近百年来风生水起的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的业绩也可以说明这一点。虽然私募基金可以依靠同时做多做空来控制风险,但很难有基金连续多年保持良好的业绩。现在全球每年大约有1000只对冲基金产生,也有约1000只消亡。 利益输送难避免 据业界人士透露,有些私募基金在操作时,一般都会把客户分成若干类:一是保证固定收益的客户(即无论收益多少都按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