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官稷 位于在长安城南郊的宗庙建筑群西南,平面呈回字形,内外圈平面皆为方形,边长分别为273米和600米。内外圈正中各有一门。中央没有发现建筑遗迹。● 辟雍 宗庙 官稷 一般认为官稷遗址东北的一个长方形夯土基址是官社遗址。主体建筑已经被毁,仅存四周廊庑建筑。● ● 4.汉长安城的平面布局特点与性质 (1)宫殿、官署所占面积特大。(占全城的三分之二以上) (2)宗庙与社稷的布置完全符合《考工记》中记载的“左祖右社”的布局. (3)很可能存在外郭城,居民区和一些市都在外郭里面。 对目前发现的长安城性质的讨论有两种观点: A大城说:认为目前发现的城圈即为当时的整个长安城,因为文献中记载的所有长安城的内容都在城圈里被发现。 B宫城说:认为现发现的只是长安城的宫城(小城),宫城之外还可能有大的郭城。现长安城圈的东门和北门特别重要,皇帝走的是东门,因而城的方向为坐西朝东,这与战国时期的“小城连大郭,小城在西南角”的布局大体相似。 不管哪种观点正确,都可说明长安城的最重要宫城在西,郭城在东,宫城与郭城的相对位置与战国时期的主流布局相同。 五、东汉洛阳城 1.沿革及城址概况 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以东15公里,是在西周成周城和西汉洛阳城的基础上扩大发展起来的。光武帝在建武元年(25AD)定都洛阳,●到初平元年(190AD),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 , 共经历165年。 由于洛阳城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所以继东汉以后,曹魏、西晋、北魏又都在此陆续建都,由于北魏洛阳城建城年代最晚,在城市形制和布局上又都改变了东汉洛阳城的旧制,并且在原来洛阳城的外围建造更大的外郭城。北魏洛阳城废弃以后,不再有别的朝代在此建都,所以北魏洛阳城遗迹保存得最完整,很难找到东汉时都城的痕迹。 (1)城墙和平面形状 东汉洛阳城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其东、西、北三面的城墙至今在地面上仍可见到遗迹,南墙被洛河改道冲毁。东墙残长3900米,西墙残长4300米,北墙残长3700米。城墙周长约13000米,合汉代31里。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 (2)城门和街道 共12城门,东西各3个,南面4个,北面2个。●可复原出东汉洛阳城5条南北纵向街道和5条东西横向街道。大街宽一般40米,个别20米,●也是由三条并行的道路组成。 (3)宫城 北部为北宫,南部为南宫,●均长方形,南北并列,二者之间有复道相连,面积占全城的约二分之一。两宫城西汉时期已经存在,东汉时期扩建。 未发掘,只知道大致范围:南宫南北1300,东西1000米。其它皇家宫苑:永安宫、濯(卓)龙园 (4)城内其它布局 官府机构:太尉府、司空府、司徒府。 太仓、武库 达官贵人居住区:永安里、步广里 平民居住区:多在城外,尤其在靠近城门的地区。 工商业区:南市、马市、金市。 南市 马 市 (5)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 据文献记载,光武帝定都洛阳后,在城南郊先后修建了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礼制性建筑辟雍、明堂和天文观测站“灵台”,这些遗迹都经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证实。 辟雍: ●平面方形,四面筑有围墙,每面长约170米。在正方形的院子内均匀的配置有四组建筑物,每组由三座房屋组成。1930年曾出土晋武帝三临辟雍的纪念碑。 明堂: 东距辟雍约150米,平面方形,四面筑有围墙,边长400米,正中有一直径62米的圆形台基,为主体建筑所在。与《水经注》记载的“寻其基构,上圆下方”相符。 太学: ●可确认主要遗迹两处:一处在辟雍之北,一处在辟雍东北。最重要的发现是石经。 ●灵帝熹平四年(175年)立用隶书写成的石经于太学,共46块,称“一体石经”或“熹平石经”。●魏文帝重建太学后于正始(240-249年)年间又立用大篆、小篆、隶书写成的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自宋代以来时有石经残石出土。 灵台: 遗址平面正方形,四面有围墙,边长200-220米。院子正中有正方形台基,边长50米。房屋建在高台的四周,分上、下两层,下层房屋实际为回廊,上层房屋每面5间,用长方形砖铺地,墙壁涂颜色:东面青色,西面白色、南面红色、北面黑色——与四神一致。 西面的五间房屋都设有深入于土台之中的暗室。《晋书·天文志》说“张平子作铜浑天仪于密室中。”曹魏和西晋都沿用东汉的灵台,西晋末年毁于战乱。 2.与长安城的差别 (1)平面形状与宫殿位置 长安城平面接近方形,洛阳城是长方形。长安城的主要宫城未央宫和长乐宫是东西并列,以东门为正门;洛阳城的宫城南宫和北宫是南北并列,以南门为正门。 (2)城门 长安城的城门是每面有三个门,以东城墙的城门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