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免疫预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免疫预防

* 传染源 人是唯一宿主 副百日咳鲍特菌也可以从羊中分离到 主要传染源:家庭接触者和成人百日咳患者 76%-83%婴幼儿由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传播的 潜伏期末排菌,主要是发病开始的第1-3周 发病第1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潜伏期:7-10天(2-21天) * * 家庭传播途径复杂 * * 二代罹患率较高 学校:20%-50% 敏感的家庭接触者:70%-100% * *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典型临床表现多见于:1-5岁 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多见于:出生后数周或数月 自然感染和接种疫苗不能获得终生免疫 疫苗保护力在4-12年后逐渐减弱 第5剂DTaP 5年内保护力减弱 6个月以下婴儿不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胎传抗体 * * 1990–2010美国百日咳病例年龄分布 * * 1980-2009美国百日咳死亡病例年龄分布 * Age-Group 1980-19891 1990-19991 2000-20092 0-1 month 38 68 152 2-3 month 11 16 24 4-5 month 5 5 2 6-11 month 7 4 1 1-4 years 13 2 2 5-10 years 1 6 3 11-18 years 0 0 3 18 years 1 2 8 Total 77* 103 194 1 Vitek CR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3; 22(7):628-34. 2 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s Surveillance System, CDC, 2009 * 临床表现-卡他期 从起病到阵发痉咳约7-10天; 可有低热、咳嗽、喷嚏、流泪等; 初为单声干咳,2-3天热退后咳嗽加剧,夜晚加重; 常因缺乏特征性症状而漏诊。 * * 临床表现-痉咳期 待续2-4周或更长。 病程第7-14天后热退而有出现阵发性痉咳。常为短促咳嗽10-30声,继之深长吸气。吸气时空气经狭窄、紧张状态的声带而发出“鸡鸣样”哮吼声。随后反复连串阵咳,直到大量粘痰咳出,或随胃内容物吐出。 痉咳常夜间明显。痉咳前常喉痒和胸闷。因可预感症咳来临而恐惧。 * * 临床表现-痉咳期 频繁痉咳时可有表情痛苦、颜面浮肿、球结膜出血或鼻出血、甚至颈静脉怒张、大小便失禁等。进食、哭闹、受凉、烟尘刺激、情绪激动等均可诱发。痉咳时舌向外伸,舌系带与下门齿摩擦引起溃荡。也可尚无痉咳就因声带痉挛使声门关闭而窒息发发绀、抽搐。 痉咳间歇期患儿玩耍活动正常。若无并发症,体温多正常。 年长儿和成人可无典型痉咳性咳嗽。 * * 临床表现-恢复期 持续2-3 周。症状减轻,痉咳减少。 有并发症者恢复期相应延长。 * * 典型百日咳病程模式 * 诊断最佳时机 *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 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继发其他细胞感染。患儿常持续高热,咳嗽浅快,肺部可闻细啰音。 肺不张 多见于病情严重者,因分泌物引流不畅所致。 肺气肿与皮下气肿 大量粘稠分泌物堵塞支气管、细支气管及痉咳致肺泡高压引起肺气肿。 百日咳脑病 多见于痉咳期,常有惊厥或抽搐、高热、昏迷或脑水肿,可危及生命。 其他并发症 结膜下出血、中耳出血、咯血、脐疝、腹股沟疝、直肠脱垂、心衰等。 * * 诊断标准(WS274-2007) 疑似病例:具有第2~4任何一项,或伴有第1项 1.有流行病学史 2.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持续咳嗽≥2周以上 3.无其它原因的咳嗽引发呕吐者 4.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青紫、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明显增高 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任一项 从痰、鼻咽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比急性期呈≥4倍增长 * * 白 喉 *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曾对人类尤其是儿童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临床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和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瘫痪。 19世纪20年代研制出白喉类毒素并在各国广泛使用后,白喉的流行才得到有效控制。 * 病原学 白喉杆菌属棒状杆菌属,革兰氏阳性,一端或两端膨大,可排列成L、V、Y形,不运动,无假膜,不产生芽胞。菌体内有异染颗粒,此种颗粒是白喉杆菌形态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物质。白喉杆菌外毒素不稳定,以0.3%~0.5%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或制备抗毒素血清。 白喉杆菌对冷冻、干燥抵抗力强,在干燥假膜中可生存12周;在玩具、衣物上可存活数日。对湿热及化学消毒剂敏感,58℃10分钟或5%苯酚1分钟即可死亡,阳光直射下仅能存活数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