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3;第一节 美术与美术教育;一、美术与美术的特征;2.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1)泛灵说
原始艺术的发生是出于捕猎成功或祈求成功的巫术动机
(2)游戏说
艺术是“自由的游戏”的产物
(3)模仿说
人生来就有模仿的本能,艺术就是对美的模仿
(4)表现说
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原始社会
西班牙阿尔塔米粒洞穴壁画; 自由引导人民;米罗;(二)美术的特征
美术的本质都是运用一定的材料和手段,来塑造静态的、存在于一定空间的艺术形象,借此表现客观世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的感受。
1.直观性与空间性
2.瞬间性与永固性
3.表现性和审美性;二、学前儿童美术;(二)美术与学前儿童发展
1.美术是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的反映
美术教育学家凯洛格(R. Kellogg)归纳了儿童从动作到有意义表征的发展过程,从涂鸦线到图形,再到图形组合,再到曼陀罗和太阳,直至蝌蚪人和人与其他图形.
古德伊纳芙(F.L.Goodenough)和哈里斯(D.B.Harris)就发展了儿童“画人测验”的常模并以此来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V. Lewenfeld)将儿童画发展划分为涂鸦期(2-4岁)、前图式期(4-7岁)、图式期(7-9岁)、写实萌芽期(9-11岁)、拟写时期(11-13岁)和青春危机期(13-17岁).
; 2.美术是学前儿童表达表现的媒介
我们看待幼儿作品时,不能仅仅从美术效果出发,还要重视它的语言功能,透过它来解读儿童。; 3.美术是学前儿童获得满足的途径
美术过程和结果都能够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所以幼儿才会如痴如醉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并假此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4.美术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美术对儿童的教育功能并不局限于审美本身,而是幼儿整个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
认知、健康、社会、学习品质、美德、语言、数学;(三)学前儿童美术的特征
1.学前儿童美术和成人美术的区别
(1)突出游戏性
(2)依赖情绪情感
(3)有限的经验和大胆的创造
(4)重在体验操作
;2.学前儿童美术特有的表现方式
(1)追求秩序和平衡
重复、对称、旋转; (3)让人困惑的地平线
他们画面中的的水平垂直关系处理总是以某一个部分作为参照,出现了许多让人看上去很困惑的地平线。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定义与内涵;(二)美术教育的两种取向
1.美术教育本质论
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立足于美术本身,以美术为本,通过教学手段传递美术知识和技能,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艾斯纳
2.美术教育工具论
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则着眼于教育,儿童为本,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教育实现一般的儿童发展。 里德(H. Read)、罗恩菲尔德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涵
美术游戏、美术知识技能;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征;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完整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观内涵;一、完整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观; 二、完整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观指导下几对关系处理;在一次美术欣赏活动中,老师用非常专业的知识给孩子们介绍了毕加索的抽象画《格尔尼卡》,可孩子们却听得兴味索然,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感谢聆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08K507-1~2、08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pdf VIP
- UV固化灯.pdf VIP
- 第二单元 第5课《网络协议分层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docx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pptx VIP
- 《生态学》第5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docx VIP
- 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pptx VIP
- 一种梁板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pdf VIP
-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对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与公平性的探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