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内柱体绕流流场的可视化分析-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flow field around cylinders in microchannels.docxVIP

微通道内柱体绕流流场的可视化分析-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flow field around cylinders in microchannels.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通道内柱体绕流流场的可视化分析-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flow field around cylinders in microchannels

致 谢 非常荣幸能在中国计量学院度过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涯,在这短短两年半的 时间里,我受益良多,感悟良多,感慨万千。如今,研究生的生涯也即将离我 远去,在这里对陪伴我度过研究生生涯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王昊利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导师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富有创造性思维,以及忘我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导师不仅 在课题上引导我,更是生活中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 富将使我终身受益。感谢恩师在这两年半时间里在科研上和生活上给予的关心 和帮助,在此谨向我的恩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祝福恩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桃李满天下。 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姐韩巍,师弟麻程健和王鹏伟,在科研和生活中给予的 帮助,以及塞南 110 实验室同学张鹏飞,余霞,付志民,孟金龙,刘喆,田福 真,沈雅,王天宇,赵洲等兄弟姐妹的鼓励和关心,还有感谢室友徐鹏飞的帮 助和照顾。 同时,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们对我的研究生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特别是在经历一些迷茫和困惑的时候,给予我了支持和力量。需要感谢的人千 千万万,需要感谢的话永无止境。在这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要对于所 有影响和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谢谢”。 徐明 2012 年 11 月 I I 微通道内柱体绕流流场的可视化研究 摘要: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是在传统PIV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微尺度流 动的全场测量的技术,它突破了单点测量的限制,实现了非接触、高精度的微 流体瞬态速度场测量。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发展,并针对微通道内微柱体绕流 过程进行了定量可视化实验研究。 首先,开展了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 的微流体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的研究,包 括背景噪声去除、阈值过滤、图像增强等图像预处理 ,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低密 度荧光示踪粒子图像。在此基础上对粒子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较 高密度的 粒子图像以满足互相关算法。利用低密度粒子叠加方法对长直微通道内不同流 层平面的二维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将测量结果叠放到一起实现了全场三维二分 量(3D2C)速度场测量。结果表明:通过图像叠加法得到的速度场分布是符合 流动规律,所构建的三维流场能准确的反映内流流场特征。 然后,将低密度粒子图像叠加法应用于微通道内三种圆柱阵列绕流流场的 测量,获得了柱群绕流流场的3D2C速度场。速度场呈现对称绕流结构,符合预 期的微柱群绕流流场特征。将该速度场与基于高浓度粒子图像平均相关技术测 量的速度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输入流量下,两者截面实测流量趋于 一致;由于低密度叠加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背景噪声,所获壁面附近的速度明 显小于高浓度测量结果,较好地满足了无滑移条件。由此可见,低粒子浓度叠 加方法能够有效提高Micro-PIV速度场的测量精度。 本文最后对较高雷诺数下的短粗圆柱绕流过程进行了可视化测量,分别对 单圆柱、顺排双圆柱以及并排双圆柱尾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实验中雷诺 数取为60~500之间。对于单圆柱,当雷诺数小于100时,绕流流场呈现出对称分 布状态。当雷诺数高于100时,尾流出现两个对称的涡结构,随着雷诺数增大, 沿流动方向涡的尺度逐渐被拉长,虽未见明显的涡脱落现象,但尾迹呈现出非 定常流动的特征;对于顺排双圆柱,当雷诺数达到180的时候,圆柱之间出现了 对称涡结构,雷诺数达到260尾流出现非对称涡结构;对于并排双圆柱,当雷诺 数达到140时,双圆柱外侧出现一对驻涡结构,而在 180时,圆柱内侧也出现明 显涡结构,当雷诺数超过300以后,双圆柱尾迹呈现非对称分布现象。 关键词: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图像叠加法;微柱群 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O368; UDC 530 II II Visualized Measurements of the Flow Around Cylinders in the Microchannel Abstract: Micro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s developed in the traditional PIV technically for the measurement of microscale flow field, it broke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ingle-point measurement, realized the no contact interference, high precision microfluidic transient velocity field measurementmicrochannel cylinder measurement of the flow field around the pref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