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23081带来启示与困惑
ISO23081带来启示与困惑
在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管理方案的探求过程中,元数据一直备受关注。国际化意识的提高,国家层面元数据标准长时间的空缺,这两方面的因素致使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从国际标准、国外标准中寻求支持,2006年1月出台的ISO 23081-1《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原则》①和2007年7月出台的ISO/TS 23081-2《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概念及实施》②规定完备,阐述详细,一经颁布,影响立现。国家档案局今年3月份公布的两份元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都可以清楚地见到ISO23081的痕迹。
一、ISO23081的定位和主要内容
ISO23081是文件管理国际标准家族中的一员,它置身于相互配套的一系列文件管理国际标准中。该标准族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委员会下的档案/文件管理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以ISO15489《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③为核心。ISO23081旨在引导机构以合适的元数据管理支撑ISO15489的文件管理框架。
ISO23081本身也是配套标准,共包括四个部分。ISO23081-1阐明了文件管理中元数据管理的原则性、一般性问题,如元数据的视角和作用、元数据管理的角色和职责、文件管理元数据与其他领域中元数据之间的关系、元数据管理流程等,并明确了支持ISO15489的元数据类型。ISO23081-2则阐明了与元数据实施相关的概念、程序与方法问题。ISO23081-3《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文件管理元数据集的评估》依据ISO15489和ISO23081-1对现有元数据集进行评价,ISO23081-4《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实施核查表》为元数据实施工作提供一份核查清单,这两个部分的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
二、来自ISO23081的启示
1、丰富了对元数据及其作用的认识
元数据是描述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ISO23081从元数据的表达形式、用途、与文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揭示元数据的含义。从表达形式来看,元数据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从用途看,元数据旨在确保文件跨时空的形成、管理及利用;从与文件的关系上来看,无论在物理上元数据和文件是否分开存储,都应被当作是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表述明确地表达了元数据与文件、元数据管理和文件管理唇齿相依的关系,比起我们既有的“元数据是文件管理的工具,元数据管理是文件管理的一项内容”这样一般性的认识,ISO23081无疑更进一步。
我国档案界对元数据作用是这样认识的:提供了对文件的全面描述,有助于保障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支持文件信息的组织和查询、支持文件的全程控制、支持文件管理流程的集成与优化 ④。尽管表述的风格、角度、详略程度不同,但是中外对于元数据作用的主要阐释基本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地方在于:ISO23081未明确元数据对文件管理流程集成与优化的支持作用,而它提出的元数据“便于对文件的理解”、“支持互操作性”这两点作用则是中方相对忽视的。
(1)便于对文件的理解。我们对于元数据之于文件真实性的保障作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却较少注意其对文件可理解性的贡献。当文件脱离于原有业务环境时,有什么比保证其可理解性更急迫呢?元数据揭示了文件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文件生命周期的全景描述,可以让我们看到文件及其记录事件的来龙去脉。
(2)支持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ISO23081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所谓互操作性,是指两个或多个自动化系统可以顺利地互换信息,并且能够识别、处理和利用信息。业务系统之间、文件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新旧系统之间、跨机构的系统之间均存在互操作的需求,标准化的元数据是保证系统互操作性的必要前提。目前,为解决互操作性问题,一般采用接口的方式。ISO23081指出,短期内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但是随着系统的变化升级其效用不能持久,且成本很高。相比而言,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方案登记机制,在不同系统的元数据方案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加以保存和维护,实现实时更新和动态化、自动化的翻译,这种方式更为灵活,受系统升级的影响较小。
若将中外认识加以结合,我们对于元数据能干什么的解答会更为全面、细致。
2、扩展了多级著录的范畴
多级著录是《国际标准――档案著录规则(总则)》确立的档案著录工作的基本原则,它明确档案著录必须由总到分进行,即依次对全宗、大类、小类、案卷直至单份文件进行描述,且以等级结构形式对不同级别的著录结果加以连接。多级著录是全宗原则在著录领域的具体要求,是维系文件之间多级关系的手段。
我国《档案著录规则》(DA/T-1999)仅规定了案卷、文件两个级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知传链电子书
- 日本调整武器出口原则研析-[共9页]-127-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濒海战斗舰-[共9页]-118-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信息化战争视域下武器演进的伦理悖论-[共10页]-106-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从攻防不对称律审视甲午战争-[共10页]-96-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领土争端解决机制的新发展对我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启示-[共12页]-84-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山田吉彦谈如何处理久悬未决的日俄北方四岛问题-[共5页]-79-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试论美国“和平行动”的理论框架及性质-[共23页]-56-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俄罗斯远东方向军事安全建设探析-[共17页]-39-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则与国家安全战略-[共19页]-20-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 地缘之争与国际安全-[共6页]-14-国际安全评论(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建光 主编;徐能武 副主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