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HA与ICON治疗正畸引起牙釉质脱矿体外实验研究
NHA与ICON治疗正畸引起牙釉质脱矿体外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与渗透树脂(ICON)治疗正畸引起的牙釉质脱矿的疗效。方法 收集佳木斯大学口腔医院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88颗,清洗消毒后,应用正畸托槽反复粘贴制备牙釉质脱矿模型。随机将88例模型分成四组,每组22例,A组为NHA联合ICON处理,B组采取NHA处理,C组采取ICON处理,D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然后将四组模型放入人工唾液中37℃恒温处理,24h更换唾液。8w后采用电子扫描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进行观察,比较处理前后脱矿模型的状态。结果 A组经处理后,牙釉质表面光滑,镜下外观均匀一致,凹陷表浅且大小相近,有较多细微颗粒状物质沉积。B与C组处理后的模型釉质表面粗糙,镜下成蜂窝状,釉质表面有较少的空隙,无颗粒状沉积物存在。D组模型表面粗糙,可见不规则的多空隙脱矿区。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联合渗透树脂(ICON)可促进正畸早期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改善牙齿的美观程度。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渗透树脂;牙釉质;脱矿;体外实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正畸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但通过临床研究显示,牙齿正畸给人们带来美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中正畸早期牙釉质脱矿就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这严重困扰着口腔临床医生及正畸患者。如何有效治疗正畸引起的牙釉质脱矿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对此有学者提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与渗透树脂(ICON)治疗正畸引起的牙釉质脱矿临床疗效较好[1],但对此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故为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与渗透树脂(ICON)治疗正畸引起的牙釉质脱矿临床疗效,笔者收集佳木斯大学口腔医院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88颗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资料选择佳木斯大学口腔医院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88颗,所有牙齿形态均正常,釉质发育良好,无颜色异常、龋坏、脱钙、裂纹、划痕等异常。
1.2实验材料及仪器 ①渗透树脂: 德国 DMG公司;②纳米羟基磷灰石: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提供;③人工唾液: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提供;④扫描电子显微镜:佳木斯大学材料学院,JSM-6360LV;⑤电热恒温水槽: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K-600B;⑥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KQ3200E。
1.3方法 将收集的88可牙齿编号1-88号,然后对牙齿进行清洗消毒,应用正畸托槽反复粘贴制备牙釉质脱矿模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8例模型分成四组,每组22例,A组为NHA联合ICON处理,即将制备好的牙齿模型涂抹纳米羟基磷灰石,1次/3d,5min/次,共处理8w。然后将处理后的模型应用15%的盐酸处理脱矿区2min后水冲洗,加压空气吹干30s。然后用无水乙醇处理30s,加压空气吹干30s。然后树脂渗透剂处理2次,第1次在牙齿上涂抹渗透树脂3min,光固化灯照射40s,第2次使用1min,光照40s。然后应用松风抛光。B组单独采取采取NHA进行处理,方法同A组;C组单独采取ICON进行处理,方法同A组。D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后将四组模型放入人工唾液中37℃恒温处理,24h更换唾液。8w后采用电子扫描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进行观察,比较处理前后脱矿模型的状态。
2 结果
电子扫描镜观察结果如图:图1为牙釉质脱矿模型,有图1可以看出模型表面粗糙,可见不规则的多空隙脱矿区。图2为D组未经任何处理的模型,有图2可以看出模型表面与脱矿模型相比变化不大,便面粗糙,可见不规则的多空隙脱矿区。图3为B组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的后模型表面,从图3可以看出处理后的模型釉质表面粗糙,镜下成蜂窝状,釉质表面有较少的空隙,无颗粒状沉积物存在。图4为为C组渗透树脂处理后模型表面,从图4可以看出模型釉质便面粗糙,釉质便面有孔隙,颗粒母体沉积较少。图5为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联合纤维树脂处理的模型,从图5可以看出牙釉质表面光滑,镜下外观均匀一致,凹陷表浅且大小相近,有较多细微颗粒状物质沉积。由此可以看出纳米羟基磷灰石联合纤维树脂可明显改牙釉质的脱矿。
3 讨论
正常生理的情况下,人类牙齿本身存在着脱矿与再矿化的作用,口腔的自洁作用及唾液的缓冲系统会使两者保持动态的平衡[2]。然而,对于正畸的患者,其在正畸过程中会应用各种矫治器,病损在酸蚀面积过大,多余的粘结剂不能及时清除等因素,从而增加其脱矿的风险。其早期脱矿为表层脱矿,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成为表层下脱矿,很难再矿化。国内学者徐伟成[3]研究显示,氟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使正畸脱矿的牙齿
文档评论(0)